過高期待 拉低孩子學習興趣

 |2019.08.12
170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就讀大班的風間(化名)過去聰明活潑,但母親覺得他的學習興趣愈來愈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且學習成效不如預期,因此帶往就醫諮詢專家。臨床心理師一問發現,年僅六歲的風間除了每天上學以外,每周有四天要上讀經班,在家也要背誦練習。

風間的母親盼兒子多讀書,只要風間對身邊事物發出好奇讚嘆,母親往往會見機提醒「你要查書啊」。這些對孩子過高的期待、超齡的學習安排,都是孩子感到壓力、自信降低,進而降低學習動機的因素。

國泰醫院小兒科臨床心理師賴晶瑩說,當人作一件事被肯定與獎勵,或是達到自己的目標,大腦會分泌較多的多巴胺使人感到愉悅,並強化此行為的神經迴路,而比較會重複該行為;而當人作一件事被責罰、感到恐懼,多巴胺分泌則可能失調,未來也傾向抗拒作這件事。

以風間為例,原來他對許多事物充滿好奇,但母親並未同理他好奇、驚訝的感覺,也無讚美他的動機,而只叫他查書,這雖然不是責罵,但這個舉動相當於告訴他「你知識不足,你學習不夠,你要更努力才行」,這是無形的否定與壓力,使孩子不再展現對事物的好奇,可能使孩子日後對周邊事物愈來愈缺乏興趣。

賴晶瑩說,當孩子的學習動機已然低落,三催四請才願意翻開書本,家長應藉由觀察或聊天詢問,抽絲剝繭找到原因,再對症下藥。

肯定孩子 適時表達同理心

舉例來說,針對鮮少被鼓勵而感到沮喪的孩子,家長可改自己對孩子的觀點,嘗試肯定孩子的美好動機、正確的學習態度;針對學習挫折已久的孩子,家長可適時表達同理心,像是跟孩子分享「現在的應用題比我們以前的還難」,並表現出會陪伴他一起克服困難的態度,像是家長讀第一段、第二段換孩子,讓孩子更有勇氣迎戰。

無論是找到影響孩子學習動機的因素,或是陪伴改變學習困境,都仰賴親子間良好的溝通。賴晶瑩說,要維持好的親子關係,家長至少可注意三件事。

第一,平時孩子犯錯時盡量別大驚小怪,否則可能讓孩子遇到挫折不敢開口。

第二,生活空間可簡單作功能區隔,像是用餐空間就不談太嚴肅的事,以讓孩子預期餐桌上能安心吃飯、客廳沙發能好好聊天。

第三,家長可示範描述負面情緒,讓孩子知道,當負面情緒來襲,原來家裡面可以這樣談、家人之間是這樣的支持模式,別急著幫孩子找問題解決的方法。

這 7 點 讓孩子失去動力

1.期待過高 過高期待與要求,孩子總是無法達標。

2.過度代勞 使孩子感到能力被否定。

3.獎勵成績 失去純粹的學習快樂。

4.忽視努力 努力沒被看見,漸漸懈怠。

5.負面標籤 被貼上沒有天分等標籤,影響學習態度。

6.人際挫折 沒機會與家長溝通、解決,長期的心理壓力影響學習力。

7.教材設計 太難、簡單、枯燥而降低學習趣味。

資料來源/國泰醫院小兒科臨床心理師賴晶瑩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