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是製作「破布子」的好時機。破布子是紫草科落葉小喬木,老葉色澤暗淡,狀若破布,因以為名。每年6、7月間,果實成熟轉趨金黃且具黏性時,便可鋸下樹枝加以採收。
圖/林靜瑜
文/林靜瑜
炎炎夏日是製作「破布子」的好時機。破布子是紫草科落葉小喬木,老葉色澤暗淡,狀若破布,因以為名。每年6、7月間,果實成熟轉趨金黃且具黏性時,便可鋸下樹枝加以採收。
將樹子泡在水裡洗淨後,再一顆顆去除果蒂,放進鍋內加水煮沸並不時攪拌,以免沾鍋產生焦味,水必須漫過果實,熬煮期間可視情況加水。果蒂兼可拿來刷洗煮過破布子的鍋子,可以迅速將黏液清除乾淨,環保又輕鬆。
熬煮2、3小時後,以攪拌棒搗破果實,此時仍需不停攪拌並撒鹽,使其增加黏性,也可加入嫩薑末、九層塔等增添香氣。待黏度足夠後,即可倒入鐵盤,冷卻凝固後分切成手掌般大小,裝進夾鏈袋裡冷凍保存,每次取用1、2塊,退冰後料理。也有人說10斤的樹子煮2小時後,以一瓶白蔭油取代鹽巴,口感更為甘甜。
以往常吃的破布子煎蛋,是將破布子塊剝散、去籽後,加入雞蛋及九層塔嫩葉拌勻,再下鍋煎熟而成的。有鑒於硬硬的籽核容易傷牙,故烹調前都先仔細挑除。
自從在壽司店嚐過破布子炒豆包後,便難忘懷它的美味,幾經摸索,終於學得有幾分相像。原食材裡的生豆包,因採買不易且於夏季較難保鮮,遂以炸豆包取代,大約是半塊破布子搭配5個豆包的比例。若是使用從菜市場裡買回來的破布子,可以先嚐嚐味道,太鹹時可先用水沖洗,除去多餘鹽份。
薑絲先以麻油爆香,再倒入切成小方塊的生豆包,翻炒過後加些素蠔油和糖調味,最後撒上切碎的九層塔,可先裝在有點深度的盤子裡壓實,再倒扣盛盤,賣相更佳。
往年製作曠時又費工的破布子時,經常動員親朋好友或街坊鄰居幫忙。只見人人俯首斂目,手摘樹子、嘴上閒聊,遠遠望過去,就好像一群挑動念珠誦經的居士,正藉著捻破布子修心養性。幾個跟阿嬤一起來的囡仔,駐足在水桶邊,伸手攪弄蝌蚪般的樹子,玩得不亦樂乎,非得要大人作勢驅趕,才肯「高抬貴手」。像這般歡樂溫馨的畫面,每每在品嚐美味的破布子料理時,──浮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