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七年八月,一個名為「洛興雅拯救軍」的組織對三十多個若開邦緬甸警察崗哨發動攻擊,緬甸國防軍隨後反擊,前後長達一個多月的「清剿」行動,造成多達七十餘萬洛興雅人外逃。這些難民加上從二○一二年若開邦發生種族動亂後逃往孟加拉的難民,目前在孟、緬邊界考克斯巴札難民營內的難民,總數已超過百萬人。
緬甸在國際壓力下,與孟加拉於同年十一月簽署協議,宣稱將迎接洛興雅人返回緬甸,但至今幾乎無人願意回去。主要原因就是洛興雅人認為緬甸政府根本沒有誠意,對於他們回去之後的權益,並未做出任何保障,許多人都擔心一旦回到緬甸,會身陷難民收容所,無法脫身。
多個國際團體也曾先後發布衛星圖片,顯示出緬甸方面在洛興雅人出逃之後,用推土機把洛興雅人村莊推平,數目多達四百餘處,其中有些已經重新建造成新的村落,讓佛教徒入住,也讓洛興雅人對緬甸政府的意圖心存疑忌。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院就在日前發表報告,指稱「從我們對衛星圖片所做的分析,我們發現從二○一八年跨入二○一九年,緬甸方面還在持續摧毀洛興雅人的居住地,我們認為,緬甸政府在促進洛興雅人安全以及有尊嚴的回國方面,顯示出『極不情願』的現象」。
有關這個質疑,緬甸政府的發言人以及負責管理若開邦的總行政署,都迴避媒體的詢問。
緬甸政府先前曾經表示,遣返行動遲遲未能推展,是由於孟加拉方面不能緊密配合。關於此點,孟加拉總理哈希娜曾在記者會上表示,緬甸根本無意讓目前滯留在孟加拉的洛興雅人遣返回國,「我們(孟加拉)已經盡力了,但緬甸根本不想讓洛興雅人回家,這才是問題的真正關鍵」。
哈希娜曾經和印度、中國大陸及日本的領導人談過相關的事,他們都認為洛興雅人是緬甸人,應該遣送回緬甸。
根據緬甸在一九八二年所頒布的法令,緬甸並無所謂的「洛興雅人」,他們只是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所以無法享受任何公民權利。洛興雅人在緬甸無法就業、受教育甚至自由遷徙。但洛興雅人自認在緬甸居住已超過一世紀,理當受到緬甸官方承認為合法民族,並享有一切公民權利。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