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危老重建基準容積百分之十時程獎勵將於二○二○年五月九日截止,點燃危老重建熱潮,儘管地方政府、建商甚至立委都希望延長時程獎勵,但內政部態度傾向不延長,鼓勵符合危老重建老屋,盡快在倒數九個多月的時程獎勵期間,加緊腳步、趕緊送案。
危老條例被稱為老屋重建的特快車,沒有最低面積限制,小坪數的案件也能快速啟動,不像都更條例規定基地面積至少得一千平方公尺(約三百多坪),也是危老重建案快速升溫的原因。
不過都更條例修法後,將容積獎勵明確化,若選擇透過都更條例改建老屋,要拿到法定最高的百分之五十容積獎勵並不難,相較於危老條例容積獎勵最高僅百分之四十,時程獎勵結束後,最高更只有,若僅考慮容積獎勵面,手上的老屋又沒有立即危險性,轉軌到都更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內政部建議,民眾在選擇要走都更還是危老的時候,如果已取得全體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同意之基地,可選擇危老條例申請重建,最快一個月內就可核定,尤其可把握最後九個月多月的時程獎勵,盡快讓危險建物得以翻修、改建。
另內政部營建署正研擬危老轉接都更措施,預計八月邀集地方政府聽取意見,希望未來老屋改建要走危老或選擇都更,能夠更加明確分流,並採分級分類方式給予不同條件規範。
此外,近期也會針對如何協助加速畫定更新地區、訂定更新單元畫定基準、加速都更行政效率及審議等議題,與較有執行經驗的地方政府成立工作小組,研議建立更具體的操作模式、範例,並由直轄市先行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