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正預告擴大限制使用免洗餐具範圍,並授權各地主管機關因地制宜執行。台北市環保局日前率先響應,將限用禁令擴大。
讓免洗餐具走入歷史,已是國家環保政策正確的目標,早年攸關民眾健康與業者的方便,讓餐飲業者全面以保麗龍、紙類製品與免洗筷取代需要洗滌的餐具。當這些只能一次使用且帶來嚴重環境垃圾問題後,政府讓保麗龍與免洗筷業者逐年停產與禁用。只是如何全面禁用一次性餐具,筆者認為應該從積極與消極兩方面對症下藥。
積極部分,鼓勵消費者能因為隨身攜帶的免洗餐具,給予用餐優惠。至於研發可攜式的環保餐具公司、大專院校,則給予減稅優惠與獎勵。
消極部分,適時公布與處罰不遵守相關規定的量販百貨、美食街及公家機關部門,當有處罰的壓力,落實在量販、百貨及美食街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相信讓一次性餐具走入歷史,可以提早到來。
凌雲(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