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玉蓮
我熱衷下廚,好像是從小培養的興趣。鄉下的大廚房是家人最勤於走動的地方,總是貪嘴的想在飯前餐後揀食好味。也就在有意無意之間,看著、聽著就學到了媽媽、婆婆們的蒸煮過程及用料的順序。
婚後,為了扮演好賢妻良母的角色,為家人的肚腹把關,也為了節省開銷,自然經營起營養輸送帶。就這樣從最基本的家常便菜餵飽便罷,及至兒女年歲稍長需求漸增,讀書就業後對於外食的疑慮,於是養成每天煮食的習慣。
其間一周五日的便當料理,最是讓人花腦筋,只好上網或借食譜參考,慶幸自己有變通菜色及烹調技巧的能耐,女兒們三不五時會誇說老媽又有自創的料理了,因此直至畢業工作,還是帶著媽媽的愛心便當。
女兒出嫁了,回娘家時,當然還是老媽下廚,但他們也會適時的幫忙,或建議外食,我樂得順應民意,畢竟偶爾的外食也是一種學習。在品嘗一道道美食之後,回家仿做一次、兩次調整口味,就算不是滿分,也還差強人意。偶有朋友前來,簡單的西式,澎湃的中式,總可應付得宜。朋友的一句好吃,或問食材、作法,就足慰我的虛榮。
下廚真的不難,但要有十足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