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威龍
文/張威龍
喜歡穿梭在鄉間的羊腸小徑,尤其是稻禾蒼翠、碧波萬頃的初夏。晨風送爽,朝陽還不會燙人臉龐,在此起彼落的蟬鳴聲中,開啟活躍的一天。不遠處,一位荷鋤巡視田園的老翁,吸引了我的注意。多麼難得呀!此情此景,在現今的社會,尤其是北部城鎮,已是可遇不可求。
小時候,農夫荷著鋤頭「巡田水」是很常見的景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夫每天頂著烈日驕陽、不畏風吹雨淋,腳踏實地耕作;秧苗則是日夜爭長,以結實纍纍的金黃稻穗回饋他們辛勤的照料。啟蒙時,讀到李紳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經過老師的講解,心中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老農荷鋤,徐徐而行。這樣的畫面,讓我們品嘗每一餐時,更多了一分知足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