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因
社區警衛室,每天平均會收到二十件以上的包裹,這些包裹多數來自網路或電視購物。只是收得多也退得多,讓警衛室負責郵件與包裹收發的人員,為此忙碌不堪。
現今網路與電視購物,已是現代家庭常見的購物方式,因為只要動動手指,就能透過手機或電腦找到喜愛的商品,並且立即下單就能買到心儀的商品。之後,只要在家中等待,這些商品就能送到社區警衛室,還有人幫忙保管這些商品,一簽收就完成購物程序了,真是方便又快速,何樂而不為?
只是,一位老爸在幫女兒簽收包裹時說,「真不知這些年輕人天天買些什麼東西,大包小包、大箱小箱的。而且不知為何買了又退、退了又買,沒完沒了,真的有那麼多東西需要買嗎?」
這不只是一位老爸的煩惱和不解,另一位老媽也說:「為什麼當老媽的就得幫女兒付錢,退貨時還要麻煩我拿來退?年輕人真懶!」
我望著背後那一整排要退貨的包裹,只能對這些老爸老媽說:「現在買東西變方便了,退貨也更方便了。看看那些購物網站或電視購物的退貨條規定,有的商品即使退了,卻還可以留下試用品。」
這些老爸老媽們一聽,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紛紛搶著說:「網路購物還有這種好處啊?所以這些年輕人都是利用這種規定賺好康,玩起購物又退貨的遊戲啦!也難怪他們樂此不疲。」
就我的觀察,經常收寄購物包裹的幾乎都是同一批人,而且三天兩頭就有他們的包裹送來,送貨的快遞人員也都很熟悉他們的名字了,甚至能叫出他們的地址樓層。
不過,快遞人員也對愈來愈多的退貨包裹感到困擾與無奈,因為這一送一退讓他們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一個快遞公司的送貨員不禁在我面前抱怨起來:「這些年輕人是整天沒事幹只知道購物嗎?他們的父母知道他們整天這樣又買又退的嗎?」
如果碰上寒暑假,那購物和退貨量更是會增加數倍,忙翻了快遞公司和警衛室的人員。因為,這些堆滿了警衛室的包裹送出去後,很快又會回到警衛室,標上一個紅色的、大大的「退」字,等著快遞人員來取回。
嚴格說起來,這樣隨意購物再退貨的遊戲,不僅浪費人力,也無形中耗費了更多運送貨物的汽油,增加了地球暖化的壓力。這可能是大家在享受網路或電視購物的便利性時,沒有想到的,也是在商家在制定退貨機制時,始料未及的吧。
對商家來說,提供試用品是為了促銷,讓消費者有機會進一步了解商品;而退貨機制的本意,則是為了保護消費者應有的權益。然而由於退貨的方便性,既不會給買家帶來任何損失,還可以留下免費的試用品,何樂不退?本是好意的退貨機制,在增加了試用品之後,卻似乎成了有利可圖的遊戲了。
無實體店家的購物時代來臨了,但這種退貨遊戲的現象,是否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