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尊觀音菩薩因憐憫人間疾苦,謀治藥草、消除眾生病苦而得名。
《觀世音菩薩傳》記載,唐朝年間山東登州府地瘟疫流行,觀世音菩薩化身智林山寺外的老者,免費施藥治病,後告知智林山寺優雲師父,瘟疫因當地百姓正氣虧耗,被外邪侵襲所致,並指示有蒮香藥草可治,後知老者原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所說的正氣虧耗,就是在提醒當地百姓,平時要多行善事,廣積福德以養氣,如此才不至受外邪入侵。當地居民,為了報答觀世音菩薩的福德,大家捐錢出力蓋觀音庵,當時所塑造的觀世音菩薩像,就是「施藥觀音」,亦稱「施樂觀音」。(84x54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