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信榮騎出生命的奇蹟 文/彤彤 |2019.07.06 語音朗讀 37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曾信榮坐在阿朗壹古道岩石上,領略大自然之美。 圖/曾信榮 每趟成行,都要感謝無數志工陪騎和沿路解說。後座為曾信榮。 圖/曾信榮 展翼每次出遊,志工加盲友總是陣容浩大。 圖/曾信榮 展翼合唱團經常到各地公益演出。圖/曾信榮 文/彤彤 出生時體弱多病的台北市啟明學校輔導老師曾信榮,認為有生之年就應該多為社會做一點事,因此從2003年起,號召熱愛歌唱的視障朋友,陸續推動成立展翼合唱團、展翼協力車隊、展翼登山健行隊、展翼讀書會…… 一切的故事從曾信榮於屏東里港老家出生開始…… 儘管一出生就先天性白內障弱視、六歲罹患腸癌、七歲視力全盲……熱愛生命的曾信榮,在五十多歲的人生中,從來沒有放棄過追求幸福的機會,甚至還在自己得到幸福之餘,繼續為國內無數盲友舉辦動靜皆宜的合唱團、無伴奏人聲樂團,協力車隊、登山隊、讀書會…… 留有用之身回報社會 小時候多病痛,讓父母不得不變賣祖產,花了六、七百萬好不容易救回這個心中寶,之後更送曾信榮北上就讀台北啟明學校(當年名稱為「盲啞學校」),希望兒子能展現最佳的天賦本能。從小熱愛歌唱的曾信榮,經常在舞台上擔任男高音,父母也每每從屏東舟車勞頓北上看兒子表演。在父母眼中,曾信榮是「無價之寶」,而曾信榮也果真一生都在想點子助人! 正由於父母全然的愛與付出,曾信榮很少對爭取權益之事感到懼怕。大學聯考時,因為師範學院只接受一名盲生,曾信榮寫信向教育部爭取,最後得以優異的成績就讀彰師大,也因此學成後有機會回到母校啟明學校任教。 二○○○年,現任台北市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啄木鳥室內樂團的團長張育豪老師,召集幾名喜愛唱歌的視障朋友,組織無伴奏人聲合唱團,演唱各類雅俗共賞的合唱曲,曾信榮也參與其中,盲友精湛專業的演出,讓國人「看見」視障者的才華。 公益演唱展現生命力 隔年,曾信榮集合十二位全盲的視障朋友,組成「展翼合唱團」,除了受邀演出,並定期到醫院、監獄、慈善單位舉行公益演出,每當悠揚的人聲流瀉於空間中,總有不少民眾聆聽之餘溼了眼眶。 擔任展翼合唱團團長的曾信榮說,團員多半是職業按摩師,在工作之暇努力練唱,除了自己開心,更希望透過美好的音樂,讓聽眾感受生命正面的力量。「我們看不見樂譜,團員們必須花更多時間記詞,所以大家平日都是靠默契練唱的。」曾信榮說,雖然視障朋友看不見台下觀眾的表情,但從掌聲和安可聲中,還是把感動深印在腦海裡。 動腦筋促進盲友健康 「展翼」從此打響視障朋友的名號,但沒想到的是,成團不到十年,團內就有兩名不到三十歲的女團員,一病倒下後竟然要終身洗腎,隨著這樣的例子愈來愈多,讓曾信榮驚覺,無論如何要替身體每下愈況的視障朋友想辦法。「我們看不到臉上的氣色,往往一生病就很嚴重,所以比一般人更不能因為安全的理由天天待在家裡。」 透過專家建議,曾信榮決定用騎協力腳踏車的方式,來幫助視障朋友維繫健康。「當然,這中間要有許多善心志工陪伴騎乘,並沿路解說美麗的風光和趣聞,否則光是視障朋友一廂情願熱烈參與,也不可能開心放心騎乘。」善念集結善緣,計畫的進行出奇順利。 熱愛騎乘協力車追風 一開始,大家先在新北市八里自行車租借站開啟協力車環遊之旅,熱心的志工們每個月固定陪著團員在河濱腳踏車道來回奔馳,後來改以台北市大稻埕為起點,多次前往木柵、碧潭、彩虹橋、淡水等地,大夥兒騎得不亦樂乎,玩得痛快淋漓,也心比天高的想遠征外縣市的名山勝水。 奈何單一自行車租借站的協力車數量有限,無法讓視障朋友每次都盡興騎乘,或讓更多視障者走出戶外,享受陽光和小雨的溫暖與洗禮。曾信榮看到盲友的需要及大環境種種的限制,在善心志工挺身相助下,勸募企業及社團捐贈展翼所需的二十二輛協力車及八輛單車,也有多才多藝的運將朋友擔任維修志工,及企業提供安全反光標識設備……一切發展,水到渠成。 總統夫人見證新起點 二○一二年六月二日,在總統夫人周美青女士及眾多政府官員及媒體的見證之下,全國第一支視障自組車隊「展翼視障天使協力車隊」終於在台北市大稻埕碼頭正式成立,為台灣視障者的戶外休閒運動開啟了多元而嶄新的一頁。 曾信榮說,其實周美青女士默默幫了視障朋友許多。在這之前,他有一次透過嚴長壽先生安排,有機會在餐會上遇見周美青女士,曾信榮大膽反映視障朋友迫切需要有語音服務的提款機,隔了一段時日,金融機構果真提供語音提款服務,讓視障朋友財務得以獨立,不必仰賴別人代為提領。 出國滑雪騎車凸全台 但最讓曾信榮開心的,還是媒體形容展翼協力車隊「連路都看不見,卻能御風而行;連上廁所都需要導引,卻能單車環島遊遍全台。」這句話,精準的說明如今每個月第二周、第四周集體出遊的「協力車追風之旅」,視障朋友如何跨出黑暗,用自己的力量探索大千世界,一點都不輸給雙眼正常的人。 除了在志工陪伴下凸全台騎協力車,還有一批登山志工陪伴喜歡爬山的視障朋友,每月一至二次去登山、健走,為視障者的健康加分,拓展盲友的生活領域。「從一次次活動中,看到視障朋友愈來愈勇敢,不但敢爬大山、接受山訓,風雨無阻往前行,還到日本、新疆和當地盲友聯誼,相偕去滑雪,去衝沙,去衝浪……」 不過,曾信榮也指出,協力車隊成立後,經常面臨志工不足的問題,因為每次的戶外活動都會安排每名視障者配一名志工,再加上前導車與押車的志工,每次需要至少二十五名以上志工,估計多年來已有超過四百名志工參與。「視障志工就是我們的眼,他們真的很辛苦,但還是有很多年輕人樂於參與,陪伴我們上山下海,這是我這一路走來最開心、幸福的事。」 前一篇文章 一群嘻哈娘 樂在動手動腳跳街舞 下一篇文章 仰望蘭城的星空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作者其他文章紐西蘭 無蛇之國聞名全球快樂鳥日子 養寵物鳥 應做好基本動作療癒人心的動物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