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商陸的根部含劇烈毒素。
圖/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不少民眾抱有「草本養生」迷思,忽略了許多草本植物,仍具有「天然毒素」風險;加上近年來國內盛行使用辨別野外植物的手機App,如號稱「一秒辨識四千種花草植物」的工具系統,雖然好用,準確度卻非「百分之百」。衛福部食藥署指出,今年四月即曾發生新竹三名登山客,因為過於信任辨別植物的App,以致誤食有毒野菇事件,最後送醫急救;提醒民眾,切忌食用來路不明植物,避免中毒。
二十四歲妙齡女子,因「上吐下瀉」緊急就醫,問診發現,女子在北投山區爬山時,發現一株野人參,心情雀躍之餘,馬上拔起生吃一小節根部,不料吃完兩小時後開始上吐下瀉,醫師表示,檢查發現女子將有毒植物「美洲商陸」誤認為野人參,所幸誤食量不多,治療後已痊癒出院。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說,原產於美洲的「美洲商陸」,在台灣各地中低海拔山區頗為常見,因外觀根部與人參類似,常被登山客誤認,誤食後約三十分鐘至三小時,會出現包括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有口齒不清、昏迷等中毒症狀,嚴重時還可能發生心臟麻痺死亡。國外醫學文獻也曾報導,有人誤認美洲商陸為美洲防風草,吃下約十多公分後,於兩小時後中毒身亡。
楊振昌指出,美洲商陸根部含有商陸素、商陸鹼,食用後快約半小時、慢約三小時,就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暈眩、四肢肌肉抽搐、神智不清等症狀。一旦誤食有毒的美洲商陸,由於目前完全沒有「解毒劑」可使用,醫院僅能提供支持性治療。所幸,上述患者後續除了感到腹部脹氣外,並無其他不適症狀。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林旭陽表示,近年國內盛行使用辨別野外植物的App,但其準確度並非百分之百,民眾不可全信App,呼籲民眾到野外遊玩,看到野生植物,欣賞、拍照就好,切莫任意採摘野菇、野菜來吃,以防中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