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幽思】懷想蓑衣

文/宋隆輝 |2019.07.03
4851觀看次
字級
惠蓀林場的兩套蓑衣,掛在展示廳上,繼續細數歲月的風華。圖/宋隆輝

文/宋隆輝

幾年前,前往惠蓀林場參觀,順便到咖啡園展示服務中心休憩;大家忙著品嘗濃郁芬芳的土產自製咖啡,我則四處瀏覽參觀,無意中發現讓人懷念的兩套蓑衣,掛在展示廳上,繼續細數歲月的風華。

早期的農家,每次遇到下雨天,農夫總要穿上厚重的蓑衣,同時戴上斗笠,才能夠避免風雨的襲擊;年幼時,經常看到父親穿上唯一的蓑衣,穿梭在田園之間耕鋤,總讓人感覺像個勇士一般,就算面對無情風雨,也毫無畏懼。

求學之後,每當讀到唐代張志和的〈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就會無端想起父親專用的蓑衣;然而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蓑衣的顏色,因為我看到的蓑衣,多半是淺棕色,或是深棕色的呢!。

童年時期,我們住家前的庭院,種植了一棵棕櫚樹,樣態美好,葉形如蒲扇;我特別喜愛它簇生的黃色肉穗花序,未開放的花苞又稱「棕魚」,相當惹人憐愛,於是豐富了我的童年生活。

有一回,有一位商人看到這棵棕櫚,特地前來詢問祖母,能否賣給他棕皮;等祖母答應以後,他就用刀具將棕櫚葉鞘纖維剝取,看樣子應該要拿回去加工製成蓑衣,或是刷子、掃帚吧!

一直等到發明比較輕便的塑膠材質的雨衣,父親那套讓人懷念的蓑衣,才得以功成身退,隨後,靜靜地掛在牆上休息;哪裡料得搬家之後,由於沒地方典藏,加上當時不懂得珍惜,於是隨便棄置,最後成為歷史的塵煙。

如今想要目睹早年讓人懷念的蓑衣,看來只有前往文物展示中心,才得以一償宿願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