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珊
如來伏乖猿安天之後,已過五百年。在盂蘭盆會上,如來對諸佛、阿羅、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僧、尼等眾說:「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因此,如來便有心傳三藏真經於東土,希望此經可以勸人為善。而觀音菩薩是這場造經活動的直接負責人。
臨行前,觀音問如來道:「弟子此去東土,有甚言語吩咐?」如來一番叮囑之後,給了觀音五件寶貝,與那取經人親用。又給了觀音三個箍兒,最後,如來對觀音道:「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
觀音奉旨上長安的路上,分別遇見了捲簾大將、豬八戒以及孫悟空這三大妖魔。按照我們的慣性思維,既然如來這麼吩咐觀音了,觀音勸孫豬沙三氏學好的時候,必是滿口佛言。
然而,事實出乎意料,觀音勸捲簾大將學好時,說:「你在天有罪,既貶下來,今又這等傷生,正所謂罪上加罪。我今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勸豬八戒學好,是這麼說的:「『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汝若肯歸依正果,自有養身之處。世有五穀,盡能濟饑。」面對孫悟空的求救,觀音道:「聖經云:『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
觀音為佛家的菩薩,可是他對孫悟空、豬八戒以及沙和尚的勸善之言,卻是儒家的話。讀者們是不是覺得很奇怪?
南宋大慧宗杲禪師儒學修養深厚,其之禪學特色是以儒道說佛,合儒釋道三教為一。他給好友張九成的信件中說:「左右既得把柄入手,開導之際,當改頭換面,隨宜說法,使殊途同歸,則世出、世間兩無遺恨矣。」宗杲禪師告訴張九成,開導朋友或弟子,不必拘泥於佛法,不然他人不一定就接受;如果採用合適的教育方法,以儒說佛,揉佛入儒,使儒釋相合,如此教育,方是為好。
南宋大慧宗杲禪師大力改革北宋及南宋初期的禪宗各派弊病,深化佛教內核漢化,因此,對禪宗而言,三教有門派之別,卻無門派之見,此為儒釋道三教相通相融,核心漢化之結果。所以,觀音菩薩勸孫悟空豬八戒以及沙和尚學好時,對他們講儒家的話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