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

文/妙宥法師 |2019.06.30
2719觀看次
字級
「角色楷模」(role model)是現代心理學、社會學上的重要概念。人從小到大,每個階段都有若輕若重、或大或小的學習對象,並從中模仿學習,這些人物影響著自己的行為語言與人生價值。圖/人間社

文/妙宥法師

「角色楷模」(role model)是現代心理學、社會學上的重要概念。人從小到大,每個階段都有若輕若重、或大或小的學習對象,並從中模仿學習,這些人物影響著自己的行為語言與人生價值。然而現今資訊堆疊快速,人心浮誇易變,往往只在追求形式上的感受,而無法辨別「角色楷模」見賢之內涵。

許多人認為佛教是迷信、崇拜偶像的宗教,在《佛法真義》中星雲大師說:「人要有偶像觀念,才有學習、效法、尊敬的對象;中國儒家有謂『見賢思齊』,若心中沒有偶像,就沒有學習的對象。偶像,有形式上的偶像,有觀念上的偶像。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有偶像的崇拜;不崇拜偶像,形式上的、觀念上的偶像都沒有了,則人生何所依附?」《雜阿含經》提出四個學習的次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次法向,其中「親近善士」對於初學者而言就是典範人物的作用,從善士中得到正確的觀念,自我價值提升,進而依此修練已心,漸趨向光明之道。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功成名就而為人所崇拜的「偶像」,其背後的苦中苦,是從精進、用心、自我教育而來,如佛陀六年的苦行、六祖慧能於獵人群中的安忍等,社會上的賢達或在各領域闖出一片天的人,皆是如此。所學習的「偶像」必須是令人向善向上、正派積極,能夠讓我們自省、自覺、轉迷為悟、利人助人的。廣義的「偶像」是指能成為心中的信念及信仰,世間有情無情亦如是,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佛陀的拈花,維摩的一默,山河大地,比比皆是。

《維摩詰經》說到,有天女聽聞佛陀說法心歡喜,即以天華,散諸菩薩比丘弟子身上,花落於大菩薩身不著而落,落在諸比丘弟子便著身不墮,弟子們感花著身不如法而欲除去,天女告訴比丘們勿謂此華為不如法,因為花本身並無所分別,是仁者自生分別想。依《金剛經》的無相模式,「所謂偶像,即非偶像,是名偶像。」第一層次的假諦偶像是必要的,因為能見賢思齊,效法學習之,是人格教育的養成;第二層次的空諦「即非偶像」,是效仿而非獨佔,非不理智的崇拜,「迷時師度,悟時自度」,都上岸了當然要放下舟船;第三層次的中諦「是名偶像」,則是更進一步內化學習的養分,自我覺悟並推已及人,將善美給予他人,又如維摩詰居士教導魔女無盡燈法門,期以燈燈相續,佛法無盡。

星雲大師說:「佛教徒拜佛,不是盲目地崇拜偶像,而是與佛接心的過程與方便;偶像不僅是外在的一個形象,更要建立在我們的心中,作為思想的啟發、立志向上學習的榜樣。禮拜、崇敬、仰慕偶像有助於凝聚信仰力量,使我們的心靈有所皈依,生命得到護祐,私我的情感得以擴大昇華。偶像的學習,是一種內在轉化的力量,使我們擁有正念,在道業的修學上不斷的思索與進步。」因此,無我無私,利己利他,這才是真正的「偶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