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廣東民間曾流傳一則慈母擬聯教子的故事。有某氏獨生一子,夫早逝,家境窮困,兒子十分頑皮,其母甚為憂慮。一天,她帶兒上山割草,兒子見路邊野草,用手摸觸後會枝垂葉合,便問其母何原因?知書達禮的慈母想出一副對聯來解答道:「山間野草猶知恥;膝下頑兒不識羞。」兒子默默無語,若有所思。自此,頑性大改,奮發讀書,果成大器,派任知府一職。
離家上任之日,慈母作了兩副對聯贈別兒子,聯曰:
堂上一官稱父母,莫言當官易,要廣施父母之恩典;
眼中百姓即兒孫,應解救民難,須多照兒孫以福星。
縱使賣番薯,秤須足兩足斤;
既然穿吏服,心要憂國憂民。
這兩副訓兒聯,確可作古今為官當政者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