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8】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16

星雲大師 |2019.06.19
2157觀看次
字級
圖/晨露
圖/晨露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5

佛教對複製生物的看法

【問】由於近代生物科技發達,中外相繼有「複製羊」、「複製牛」的誕生,請問大師,站在佛教的立場如何看待這件事,佛教認為生命是可以複製的嗎?

【答】自從1997年英國成功的複製小羊「桃麗」(Dolly)之後,緊接著複製牛、複製豬、複製老鼠也相繼誕生,甚至美國的科學家表示,他們不但複製動物,而且還可以同時更改動物的基因,利用基因重組技術,複製出對瘋牛症具有免疫力的複製牛。
此外,一個進行人類遺傳學研究的國際科學家小組更說,未來複製人類可能比複製動物來得更為容易,因此一名義大利醫生已經打算開始複製人類,用來幫助不孕的夫妻,讓他們也能享有為人父母的喜悅。
儘管科學發達,未來或許真有可能誕生出複製人,但是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科學家所複製的是有機體,心靈的能量無法複製。也就是說,複製品只是形體上的,身體六根可以複製,但生命的精神與意志無法複製,生命要用生命才能複製,一切都不離「因果」。例如,用花、草、樹木,不能複製牛、羊、人;牛還是牛的基因,羊還是羊的基因,人還是人的基因,生命不能憑空複製,更不能錯亂因果。
基因在佛教的看法,就如「業力」,業的內容很複雜,有「共業」、「別業」、「引業」、「滿業」、「定業」、「不定業」、「三時業」、「三受業」、「三性業」等。基因是生命的密碼,但基因不是一成不變的,基因的內容也有因緣業報的關係。根據一項報導指出,基因不是從父母身上繼承下來就永遠不會改變,它是從孕育時起就接受外界的指示而加以回應表現;也就是說,基因不是操縱人類行為的推手,而是被人類的行為所左右,所以「業」才是我們生命的主宰。
其實,真正的生命應該說是一種精神的作用,是附於身體的另外一個層面。有時我們形容一個人沒有靈魂,就說他像「行屍走肉」;一個人空有身體,沒有生命力,這個身體也沒有「用」。

生命的本質

所謂「體、相、用」,佛教講生命的本「體」是由外「相」來表達,「體」指的是「本體」,是內在;「相」就是外在的形相,比如這個人長什麼樣子,那個人長什麼樣子。「體」、「相」結合起來,也就是「精神」和「物質」的結合,就產生了妙「用」,就有動作、語言,以及種種的精神作用,繼而有世間種種形相、種種色彩的顯現。
生命的本體,從佛教的緣起法來看,生命是延續性的,生命是有傳承的,生命是有程序的,生命也是會變化的。例如六道輪迴就是變化;又如低等動植物慢慢發展成高等的動植物,甚至高等動植物也會慢慢退化為低等的動植物,這就是變化。因為有變化,所以生命並非一成不變;因為有變化,所以每個人都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你希望有善的因緣果報,就要做善事;不做善事,結下惡的因緣,自然有惡的果報。
由於生命的本體「本來如是」,是由個人的業緣感應而有,不是人工所能製造。因此,我們看世界未來的變化,不管科學如何昌明,複製動物如何發展,基本上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是不一樣的,因為一切世間法以外,還有一個出世間法。現代科學技術的研究、發明,都是以世間的知識來發展;雖說出世間法離不開世間法,但它有一點與世間法不同的是本體不變,能變的是世間法,出世間法是不變的。因此,我們不認為現代的複製科技,真能改變生命的業和因;複製的技術儘管可以改造身體的形象,可以改變高矮、胖瘦、美醜,但是業報的善惡、好壞,本來就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能決定。
所以,生命可以複製嗎?生命不是科學家所能複製,也不是哪一個神明所能創造,生命的基因都是由業力所潤生,「業」才是維繫生命的主因,故知真正的生命──「心識」不能複製,真如佛性更無法複製。未來不論尖端科技如何以基因繁殖方式來複製羊、牛、人,或是人工受精、試管嬰兒、借腹生子等,我想最好能吸取世間的醫學、心理學、教育學、生化科學為用;同時融和佛法的真理為體,如此才能解除現代人的迷思。(待續)

【延伸閱讀】

佛教問題探討

一、佛教對複製動物的看法?
宇宙萬有都是從因緣而生,緣起緣滅,世間上任何一法都不能離開因緣果報的定律,儘管現代科技發達,日新月異,還是無法發明生命。因此不論尖端科技以無性生殖方式複製動物,或是人工受精、試管嬰兒、借腹生子等,以佛法的觀點來看,他們的基因也都是由業力所潤生。生命不能複製,心識不能複製,真如佛性更無法複製,生命的基因正如佛教所說的業力,仍然是維繫生命的主因。

二、佛教對試管嬰兒的看法?
試管嬰兒、借腹生子,都屬不正常的社會現象。由於醫學、科學的發展所衍生而出的新現象,對現代社會道德、家庭倫理產生一定的衝擊和挑戰。縱使社會不斷的演進,制度不斷的革新,在相關的制度、價值觀尚未建立之際,冒然嘗試,會帶來許多後遺症,恐非當事人本身所能想像。

三、佛教徒可以從事動物實驗嗎?
為了醫學研究而用小動物做實驗,合乎道德否?站在佛教的觀點來看,這是不道德的;然而如果為了造福人類,縱使有殺生的行為,沒有殺生的心意,行為雖非清淨,但是卻保有心中的慈悲,這是佛教徒應該有的態度。
──節錄自《佛光教科書9佛教問題探討》,〈應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