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麗鳳
文/陳麗鳳
爸爸!您與親友告別追思奉安的日子,天氣不冷也不熱,偶有陣雨,正可稍微掩飾我們婆娑的淚水。您曾說過:「大熱天或太寒冷『出山』,對兒孫都辛苦!」這是您愛護子孫的體貼。記憶裡,您總是從早忙到晚,犁田、耕種、施肥、除草、澆水,每天做不完的工作,連三餐都不能按時吃,因此造成長年的胃潰瘍!
您一生多舛,生於戰亂中的金門,在眾多兄弟的家庭被抽丁去當兵,離鄉背井,多年後才回家與童養媳完婚。成家後歷經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參與挖戰壕,帶著妻小躲枯井、防空洞,在砲火中求生存,直至煙硝停歇,面對食指浩繁的生活重擔,務農兼做豆腐養家,生活的辛苦和壓力可想而知。
我們年紀稍長上學後,以一張張的獎狀回報您,始見到您稍露安慰的笑容,唯一的哥哥取得伊利諾大學英文口譯學位回來,有個博士兒子更是您的驕傲,當名字刻在陳氏宗親會祖厝狀元榜上,總算彌補您因無男孫,在廟裡祭拜不能穿長袍馬褂做「長老」的遺憾。
在您晚年子女因為工作的羈絆,沒能常常回來陪伴您,雖有電話問安,礙於重聽而不能暢快聊天。三年前,在您九十歲生日時,我們姊妹相約為您暖壽,當天您竟說話困難,口齒不清,中風了!病中的您終於能和我們在一起了,可惜已不能言語溝通。守喪期間,兄妹五人陪在您身邊,就像小時候一樣,難得能有這麼多天的相聚,這是您給我們的因緣。您處處為子女著想,雖然您等不及見到我們最後一眼,但在助念當中,所有想對您說的話,藉著聲聲佛號傳送給您,見您面容由慘白而漸漸紅潤安詳,示現了佛法不可思議,這似乎告訴我們──您聽到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今體會到人間最沉痛的哀思,而您已離我們遠去,再多的眼淚也回報不了您的恩情。我們僅以經聲佛號祝福您,祈願您蒙諸佛菩薩接引,往生極樂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