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節,民眾依循節氣設香案祭祖,沿襲古老的傳統,吃粽子、插菖浦、艾草、賽龍舟、正午立雞蛋、飲午時水的習俗,每種活動都深具意義。
這些不變的民俗都來自中原,象徵不忘本的精神,知道「吃果子,拜樹頭」,希望我們慎終追遠,思古之幽情,「拜圳頭、祭屈原」,懷想屈原的愛國情操,紀念這位憂國憂民的先聖先賢。
從前幾天開始,住家巷弄到處飄著濃濃香味,那是粽葉、糯米特有的味道;長輩們排排坐,大家依循著古老的傳統,從洗粽葉、剁蔥頭到煮粽子,婆婆媽媽在門口聊天,照顧著燒著柴火的爐灶,一串串包好的粽子,掛在曬衣服的竹竿上,形成美麗的景象,炊煮好分送給親友,這是鄉下最可貴的人情味。
我們這個小社區,住戶來自各地,融合了不同族群,有鄉音重的眷村老者,福佬籍的阿公阿嬤,客家鄉親,更有認真學習的新移民,南腔北調都通。藉著端午齊聚,切磋手藝增進感情,溫馨和樂的模樣,就像一家人。
吳一忠(嘉義縣/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