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源彩墨畫〈家住北台灣〉長卷局部畫面。圖/台北佛光緣美術館提供
李沃源分享恩師李奇茂對他的啟發與影響。 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沃源千里──李沃源彩墨彩瓷個展」六月一日於台北佛光緣美術館開幕,展出一百多幅作品,其中畫意連貫的「長卷」彩墨總長超過三十五公尺,是展場最大亮點;長達八公尺、記載兩岸采風的冊頁也為首次亮相。
入口處大幅長卷彩墨,是李沃源六十二歲創作的〈家住北台灣〉,和三十六歲時描繪的〈江山〉上下相望,最讓人印象深刻。李沃源說〈江山〉是中部橫貫公路為主軸,一路畫到北海岸、東北角,與地形不算吻合,既是台灣地貌,也能是大陸視野的山河;二十六年後畫風一轉,用油畫等堆疊和潑墨技法,讓山色更軟;在國畫中,黑色堆疊及一揮定型容易,白色堆厚和細節卻是挑戰,他希望人們看到山水畫時多一分感動。
長卷較能看出畫家在構圖、布局上的功力,一公尺到五公尺每處都需構圖,難處在意境不斷,李沃源堪稱箇中翹楚。但他的心境從三十六歲見山是山,到六十二歲見山不是山,自承受到啟發。
他說,恩師李奇茂今年初觀賞<家住北台灣>給他四個字:「技術,藝術」,勉勵用心技法之餘,莫忘留白、發人省思的藝術本質,讓他思考是否該為這社會多留一些東西,日前恩師辭世,他在靈堂磕頭、感謝老師一生的教導,也致力書寫佛心、禪心、知足、淡定等彩墨字畫,一一呈現於美術館。
李沃源創作瓷板畫,迄今超過六千件,兼容西畫的塊面色彩光影概念,及國畫筆墨大氣磅礡、揮灑自如的特色。
滿謙法師表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全球五大洲弘法建寺,訂立四大宗旨,包含佛教與藝術的結合,李沃源用色大膽又調和,如華嚴世界一般,從點到線、面的鋪陳,嶄露溫度、聲光甚至於內心之美,期許更多人藉由賞畫入畫,領略單純的禪意妙境。
李沃源在佛光緣美術館舉辦個展,還特地向收購<富春江>畫作的藏家借展,在開幕時供現場來賓欣賞,並致贈畫作感謝美術館人員、義工的布置;展期至七月十日,地點是台北市松隆路三二七號十樓之一。
昨日與會貴賓包括退伍軍人協會理事長高仲源將軍、台灣港澳台美協會榮譽主席蔡登輝、金馬台澎兩岸交流協會執行會長李正圻、政戰學校校友會長李天鐸、軍校美術聯誼會長張乃東、桃園市書畫學會理事長陳綠文、知名藝人畫家程秀瑛、301A1獅子會會長施凱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