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闕曉菁 |2019.05.31 語音朗讀 19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總統川普(左)赴日本訪問,與日相安倍晉三(右)開心自拍。圖/法新社 立陶宛舉行總統大選第2輪決選,諾賽達(右)擊敗席莫尼特(左)。圖/美聯社 歐尼爾不敵執政聯盟幾周來的激烈內鬥,26日宣布辭職下台。圖/資料照片德國綠黨在歐洲議會選舉獲勝得票率排名第2,綠黨高層在柏林慶祝勝利。圖/法新社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2019世界競爭力報告,新加坡躍升全球第一。圖/資料照片德國5月失業率意外攀升,經濟減緩占部分因素。圖/美聯社中國大陸人民銀行進一步增強市場流動性,以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圖/新華社 整理/闕曉菁 5/25日本 令和時代首位國賓 川普到訪 美國總統川普25日抵達日本,展開為期4天3夜的訪問,成為「令和」時代首位到訪的國賓。他26日接受首相安倍晉三的款待,打小白球,看相撲,度過愉悅的休閒行程。 27日先與德仁天皇會面,再與安倍進行領袖峰會,談論貿易和北韓等重大議題,會後的顯示會上,川普強調美日關係將更加牢固,並指日本將購買105架F-35戰機。 川普與安倍共登即將進行航艦化的日本出雲級護衛艦「加賀」號,兩人在甲板合影,對外彰顯穩固同盟關係,川普也是首位登上日本護衛艦的美國總統。 5/26秘魯 芮氏規模8.0 今年全球最強烈地震 祕魯北部26日凌晨2時41分發生芮氏規模8.0強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表示這是今年全球最強烈的地震。 震央位於祕魯北部Lagunas南南東方約75公里處(南緯5.796度,西經75.298度),深度約109.9公里,當局表示,各地都可感受到地面搖晃震動,包括遠在數百英里之外的首都利馬以及鄰近的厄瓜多、哥倫比亞、巴西等國。 震災死傷20餘人,百間建築物受損,學校、教堂以及醫院都傳災損消息,周圍城鎮一度電力中斷。推特上陸續出現網友分享建築物受損以及民眾逃到室外的照片。 5/26立陶宛 諾賽達當選總統 要建立福利國家 26日舉行的總統大選第2輪決選,中間偏右的獨立政治新秀諾賽達(Gitanas Nauseda)擊敗對手席莫尼特勝出,顯示了立陶宛民粹主義情緒降溫,也凸顯各界對社會不平等的關切;儘管立陶宛經濟政策並非由總統直接制定,收入不均等問題仍是這次大選的主軸。 在歐盟28個成員國中,立陶宛是收入不平等情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現年55歲的經濟學家諾賽達矢言建立「福利國家」,並表示會致力消弭國內貧富不均的問題,也會設法縮短城鄉差距,「所有人都能在這個小國有尊嚴地生活。」他說。 5/26巴布亞紐幾內亞 天然氣協議涉弊? 總理被辭職 2011年開始掌權的總理歐尼爾在執政黨內部一連串高調叛離的逼宮秀後,26日辭職,將政權交給79歲的前總理陳仲民(Julius Chan)。陳仲民是華裔,原籍中國大陸廣東台山,曾於1980~82年至及1994~97年兩度擔任巴紐總理。 此舉緩解了數個月來的政治危機,但也掀起各界對美國、法國力挺的一項數百億美元天然氣協議的關切。反對人士說,歐尼爾幾年前與法國道達爾集團(Total)的天然氣協議涉弊,反對派在國會已獲得足夠支持得以逼迫歐尼爾下台。巴紐監察委員會已對此展開調查。 5/27比利時 歐洲議會 中間派2大黨失多數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27日揭曉,過去把持議會的中間偏左和中間偏右兩大黨團首次丟掉多數席位,質疑歐盟的極右派得票率比5年前增加,但聲勢不如預期,這意味民粹勢力興起,敵視移民的政黨支持率增加,但還未成為歐盟主流;反而是親歐的左派綠黨和社會自由派異軍突起。 選舉結果顯示,歐盟28個成員國的逾4億選民,對這個龐大組織雖有不滿,但沒有放棄歐洲統合路線,民粹主義並未淹沒中間力量。此次選舉投票率約51%,是25年來最高。 投票率激增,代表選民燃起新熱情或有新焦慮。 5/28瑞士 世界競爭力 新加坡9年來首稱冠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8日公布2019年世界競爭力排名,新加坡超越香港、美國,9年來第一次躍上冠軍寶座,美國落至第3,顯示川普總統的減稅振興經濟方案褪色。 亞太14個國家地區 ,有11個保持或排名上升。香港歸功於「友善的賦稅、商業政策環境」及進入金融業門檻簡單;台灣排第16,較去年上升1名;日本第30,比去年下滑5名,原因是企業的生產效率低、經濟成長放緩。中國大陸排第14名,退步1名。 IMD從1989年開始製作競爭力報告,以235項指標評比63個經濟體的競爭力。 5/29德國 經濟成長減速 失業率5年來首升 聯邦勞動局29日公布,經季節因素調整後,德國5月失業人數較4月增加6萬人至227.9萬人,月比增幅為10年來最大;失業率攀升到5%,比4月寫下1991年來最低紀錄的4.9%攀升0.1個百分點,為2013年11月來首次上升,顯示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成長減緩效應正蔓延至勞動市場。 德國就業市場一直很穩健 ,失業率若連續數月走高,可能削弱家庭支出,使撐起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柱為之動搖。 受貿易衝突和英國脫歐前景不明的影響,倚賴出口的德國產業已經面臨訂單萎縮的挑戰,臨時工的需求降低。 5/29大陸 維穩流動性 人行3天放錢1.8兆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29日在公開市場進行人民幣2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量創1月17日來新高,扣掉28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單日淨投放達人民幣2500億元;從27~29日,人行3天內淨投放高達人民幣4000億元(約新台幣1.8兆元)。 當前既不是季底,也不在長假前,人行逆回購操作顯得不尋常。分析認為,人行加大投放力度重啟逆回購操作,實施流動性投放,主要是應對貿易戰不斷升溫,增強市場流動性以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非理性波動。外界預期短期內人行將繼續釋放流動性。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如是說如是說如是說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