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經書封面 開啟陳政廷畫佛

李祖翔 |2019.05.29
6756觀看次
字級
陳政廷五歲被施金輝畫作啟發,成為佛畫藝術家。圖/記者李祖翔
〈持蓮觀音〉圖/陳政廷提供
〈葉衣觀音〉圖/陳政廷提供
〈琉璃觀音〉。圖/陳政廷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二十四歲藝術家陳政廷,因為堅持兒時想畫觀世音菩薩的強烈念頭,一路朝佛畫領域邁進,他花五年時間畫三十三觀音,期間遭遇父母相繼離世,仍強忍悲痛,完成作品,並辦展覽,他說:「當你澄清自身心念,就能用心照見本來具足的愛與光。」

陳政廷五歲收到父親給他的一本土地公廟的結緣經書,封面是著名的膠彩畫家施金輝所畫的觀音菩薩,幼小心靈起了強烈念頭:「我也想畫!」長大後,陳政廷得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讚賞施金輝「畫菩薩的慈悲不難,畫菩薩的智慧與德相卻不易」的評價,就更堅定自己也要把菩薩畫好的意志,後來選讀泰北高中廣告設計科和文化大學廣告系,繪畫主軸都聚焦在佛畫。

從使用小紙片、原子筆的第一次臨摹,到美術紙張、顏料,陳政廷沒想過兒時一個念頭會持續到現在,十二歲更主動向胡琪田學重彩派技法,十八歲皈依星雲大師,二十一歲再向佛像畫家陳俐陵學書法。

心有慈悲 人人是佛

有同學問他為什麼那麼愛畫佛?他說:「佛畫滿足了藝術所有的元素。」有次他讀到星雲大師在〈普門品講記〉中寫到的「當你心中有慈悲、有智慧、有超越一切困難的勇猛時,你就是菩薩」,甚有感觸,加上得知施金輝過世,無緣見上一面,即想透過自己畫的觀音像提醒更多有緣人:「你與佛無分別,你就是佛的示現」,於是歷時五年創作,終於將三十三幅觀音像呈現給大眾。

陳政廷每一幅觀音像都蘊含巧思,從首飾、珠寶、線條到場景、結構都與傳統中國各朝代不同,陳政廷想呈現「沒有距離感、柔和且舒服的現代菩薩」。

陳政廷今年三月在北投S7美術館展出「示現──三十三觀音」。當時他在展場布置上不只將菩薩視線、方向考量進去,營造佛與佛之間的對話感;為了去除空間壅塞的感受,還分為十六幅的上半場與十七幅的下半場,色彩由淡轉濃再到淡,中央更有蓮花插花妝點,讓觀者自在,找到最能觸動內心的菩薩。

工筆水墨 勾勒觀音

特別的是,陳政廷閱讀每尊觀音的文獻與傳說後,也寫下自己對菩薩示現的意涵,如馬朗婦觀音化身美麗女子度化追求者故事,陳政廷因此寫下:「我來了!來到狂亂紛飛的執迷裡/我走了,走在普門品與法華經的經文裡/這美麗的一念示現/為使正法興隆,我來了/為讓執迷斷除,我走了。」

台北市大同區民權里長陳玉女說:「政廷是我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很難想像家裡環境不是很好,卻能成為一名佛畫藝術家,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父母雖都不是佛教徒,但陳政廷對佛法的理解,遠超乎學佛多年的陳玉女之想像。

陳玉女還說,陳政廷是個很善良的孩子,「爸爸生病住院,他拚命畫藥師佛的藥草,畫到一半,爸爸康復出院;有一年我沒選上里長,他揮毫寫了佛心二字墨寶送給我,後來我真的選上了。」陳政廷筆畫觀音,自己更成為別人的觀音。

〈三十三觀音〉是陳政廷於二○一四年開始創作的,期間撤掉三套圖,只因為沒有達到最好的感覺;二○一六至一七年他的父母相繼過世,家中只剩他一人,依然正向、持續作畫,以光為元素,加入膠彩、壓克力設色,結合工筆跟水墨,插畫與構圖,將菩薩精神完整呈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