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每個寶寶一天至少要用七片尿布,垃圾量驚人、花費也可觀。近年歐美流行「布尿布」,國內也愈來愈多新手媽媽想環保省錢,卻缺乏資訊。一群媽媽昨成立「台灣布尿布推廣協會」,將協助傳達使用方式,並到保母協會、公托中心推廣,盼發起布尿布小革命,翻轉刻板印象。
尿布垃圾占全台垃圾量的百分之四,也已是全球共同關注的環境議題。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台零到三歲寶寶有五十八萬三千人,每天製造四百萬件尿布垃圾,相當於一百五十五座101大樓的高度,一年更高達十四億片尿布垃圾。
親膚花色多
丟洗衣機洗
台灣布尿布推廣協會蔣敏俐說,國內布尿布市占率僅約百分之五,使用率不高,大多是因資訊不足。除了傳統刻板印象,覺得布尿布不好看、不方便、難清洗,且台灣社會從早期布尿布轉為紙尿布時期,大多認為布尿布是「有錢人在用」,回頭使用布尿布,也讓長輩難以接受。
蔣敏俐說,早期傳統的布尿布多是剪下紗布包覆、花色單一,許多民眾仍以為布尿布使用後要泡水、手洗,費時費力,更容易殘留洗劑,其實現在不僅花色多元、材質親膚,直接丟洗衣機洗就好,一件使用三、四年都沒問題。
以每個寶寶約要十五至十八件替換,換算約要一萬五至兩萬元,但紙尿布三年約要花六萬元,布尿布相對節省。
經驗交流
媽媽社群推廣
目前國內只有一家布尿布自有品牌,布尿布大多團購或經銷國外品牌。蔣敏俐從一年前懷孕時開始想用布尿布,卻發現資訊太少,只能靠經驗交流。幾位媽媽從十幾人的LINE社團,歷經一年線上社群、全台推廣聚會,迅速成長到上萬人,成長速度超乎想像,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對布尿布感興趣。
環保署前署長、律師詹順貴表示,使用拋棄式紙尿布,對台灣環境是非常嚴重的負荷,也讓不少父母荷包失血,推廣布尿布是環保運動以身作則最好的案例,也呼籲環保署及各地環保局協助倡議。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布尿布重複使用可減少廢棄物,對媽媽寶寶都是好事,將會協助推廣。
民間成立「布尿布」育兒推廣協會,其實早從二○一三年開始,棉樂悅事創辦人林念慈返台推動「布衛生棉小革命」,也帶動市場轉型,近年已有多家業者生產布衛生棉,布尿布協會也盼更多國內廠商加入,讓紙尿布、布尿布共存,提供媽媽們多一個選擇。
布衛生棉
帶動市場轉型
棉樂悅事創辦人林念慈從二○一三年起在尼泊爾推廣布衛生棉,改變上千人的衛教習慣,回到台灣推動環保、衛生的「布衛生棉小革命」,就曾有不少人詢問「有沒有布尿布?」可見國內早有此需求。
林念慈說,衛生棉是全球第二大垃圾量,第一名就是嬰兒紙尿布,許多媽媽用了布衛生棉後,都希望寶寶能使用布尿布,除了減塑、環保,也能避免尿布疹,嬰兒的肌膚是最直接的感觸。
布尿布、布衛生棉,近年席捲全球,看在許多長輩眼中不解為何「回到過去」。
不過,寶寶快六個月大的藝人貝童彤說,她媽媽一開始也難以接受,認為沒時間幫忙清洗,但長時間看她更換尿布、發現清洗方式,發現早就跟以前不同,「紙尿褲丟垃圾桶、布尿布丟洗衣桶,其實是一樣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