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縣平鎮市私立壢新醫院副院長許詩典,日前率領醫護、擔任義工的妻女共八人,搭機前往尼泊爾展開十二天義診,預計二十九日返國。他說,四月下旬在尼泊爾首次義診,還事先去牙科、耳鼻喉科見習,創下四天看診九百多人紀錄。
現年五十二歲的壢新醫院胸腔內科權威醫師許詩典,從醫二十二年,他四月下旬受大學國際義工社團邀約,到距尼泊爾首府加德滿都五小時車程的奇旺區義診四天,看診九百多人,創下紀錄。
許詩典說,奇旺地區以草藥治病,「人會死會活聽天由命」,他第一天看診,教室外排了長條人龍,透過翻譯得知大多是走四、五小時山區泥巴路來看「外國來的醫師」,病患多是膿瘍、燒燙傷、骨折、感冒未癒造成的中耳炎等急性病,拖了數周,「若我沒去,他們可能沒多久就會敗血症死亡」。
許詩典表示,四天義診,每天上午八時看診至晚間七時,由於借診的教室沒有接電燈,他晚上頭戴登山用的探照燈摸黑看診,「翻譯一直要水喝,因為他跟我說一樣多的話」。
許詩典之所以決定展開長期尼泊爾義診,是因為一名腳趾刺傷長膿的小女孩;他說,他用手術刀一刀畫開膿包,小女孩包紮後就能走路,「本來受苦的臉,會笑了,這意義比我在台灣門診貢獻來得大」。有兩歲女童踩炭火造成右腳底板二度灼傷,「拖了兩周,還有蒼蠅在上面」,他把傷口清乾淨,女童母親也笑了。
相隔兩個月,許詩典決定再度前往義診,他與尼泊爾的國際義工李雅君向壢新醫院、民間募得抗生素、眼藥水、燒燙傷藥膏、繃帶等七大箱藥品、衛材,還有家庭醫學科醫師沈錳碩及其女友、專科護理師林莉芬、陳佳芬隨行。
許詩典的妻子,以及就讀大學、高中的兩個女兒同行當義工,許詩典說,女兒原本要求去法國旅行,「我要她們跟我去看看,什麼是需要幫忙的人」,妻子與留美的大女兒充當翻譯並將病患分類,由於小孩看診容易哭,「小女兒負責吹氣球,逗小病患開心」。
許詩典表示,尼泊爾人生病主因在於公共衛生觀念差,「喝生水,一家拉肚子,全村拉肚子,一死數十人」,且學生一天到晚請病假,「不愛洗澡,一個人得皮膚病,全家都被傳染」;他希望建立起尼泊爾義診的標準流程,未來向台灣十四間大型醫院組成的環台醫療聯盟推動,「我們沒去做,說不定幾周後,他們(尼泊爾病患)就不在人間」。
「不是只有看病,而是更多醫護宣導公共衛生觀念,教他們不會生病」,許詩典說,他自備DV、數位相機,「我是醫生兼採訪記者」,回國後成立部落格,將未來十二天的醫療特殊病例、就診紀錄放到網路上,鼓勵更多醫護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