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
泰國於三月舉行六年以來首次大選,官方結果也在本月五日正式宣布,新的國會即將在月底前召開,但是究竟新政府將由誰或如何組成,至今仍然沒有定論。
各自擁有下議院大約五十個席次的民主黨及泰國自由黨,是左右大局的關鍵,但至今為止,兩者的領導人都高來高去。新任民主黨黨主席朱林・拉克山拉維席,上周才獲選出任,該黨於二十一日召開朱林上任後第一次會議,但卻並未把與哪個陣營結盟列入議程。朱林在會議後指稱:「我們會在下一次會議中,就相關議題進行討論,我們的原則就是以民為本。」
泰國自由黨祕書長薩克錫安・奇恰普表示,對於該黨的未來走向,他們會堅守尊崇皇室、和平優先、貫徹黨意及政府穩定四項原則。
兩位政黨領導人的說法,聽起來都大義凜然,一切以人民、國家為考量。但實際上,都是把自己「吊起來賣」,等著別人出價。
由於這次泰國選舉委員會採用新的計算方法,所以總共有二十七個政黨獲得選區或政黨分配席次,使得由贏得最多席次的為泰黨組成的反對聯盟,由原先估計的兩百五十五席過半席次,當場下降為兩百四十五席,暫時失去了組織政府的正當性。
另一方面,親政府的公民力量黨雖然只贏得一百一十五席,但是它所贏得的選票卻超過贏得最多席次為泰黨五十萬張之多,因此也主張自己有組織政府權利,更何況許多小黨已經倒向他們。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民主黨跟泰國自由黨變成奇貨可居,他們之中任何一個倒向反對聯盟,反對聯盟的席次就可過半。問題是,公民力量黨是親軍政府陣營的領頭羊,泰國這五年來通過各種手段修憲、修選舉法,使得軍政府現任領導人帕拉育續任總理已無懸念,公民力量黨自然希望能組成政府,讓帕拉育能安心執政,更重要的是,他們絕不希望流亡在外的前總理塔信用任何方式復辟。
所以,泰國新政府的難產,是因為政府職位交換尚未談攏,政治人物冠冕堂皇的各種說辭,其實聽聽就好,千萬別輕信,利益交換才是政治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