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十二日又在推特上發了兩文,就美中貿易談判的態勢表示,美國「正處於我們想要的形勢」,即將從中國收到大筆關稅,但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十二日受訪時坦承,真正為關稅埋單的是美國的企業和消費者,與川普的說法矛盾。
庫德洛並表示,中國邀請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和財長梅努欽前往北京繼續進行貿易協商,但美方尚未敲定前往北京的計畫,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六月底於日本大阪舉行的G20高峰會上直接協商。
川普周日推文,重提了上周五的一項計畫:把關稅收入拿來購買美國農產品,並「把糧食分給在全世界忍受飢餓的人」,此建議已遭到多方懷疑。
在另一條推文中,川普寫道:「我們對中國的要求並沒錯,記住,他們破壞協議且試圖重新協商;我們將從中國帶進數百億美元的關稅收入。」
兩天前,川普推文說:「對中談判以協調的方式持續進行,不用急,中國現在支付價值兩千五百億美元商品的百分之二十五關稅給美國,大筆款項將直接進到財政部」,隨後又推文稱關稅「將帶給美國更多財富」。
但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接受福斯新聞台訪問時承認,支付中國進口產品關稅的是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並非中國。不過,他表示,中國的經濟成長也會受到打擊。他說,關稅對「雙方」都有影響。
庫德洛說:「不只中國要繳關稅,美國進口商、企業也要承擔關稅,事實上,這就是加稅,有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華府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鮑恩說:「川普在與對中僵持的關鍵時刻,捲進危險的錯誤觀念,美國企業與消費者勢將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