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受到景氣成長趨緩影響,主計總處昨天公布,第一季的非經常性薪資比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一點一六,是近三年首度呈現負成長。而到三月為止,製造業工時也已連續六個月負成長。這顯示,景氣擴張力道趨緩,已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主計總處的薪資調查範圍,是指廠商支付給員工的工作報酬,其中經常性薪資包含本薪、按月津貼等,也就是一般慣稱的月薪;至於非經常性薪資,則包含年終獎金、年節獎金、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經常性薪資與非經常性薪資合計,就是總薪資。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三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全體受雇員工經常性薪資為四萬一千六百七十四元,年增百分之二點二五,重回百分之二以上較顯著增幅。不過第一季累計總薪資年增幅僅百分之零點九五,為近三年最低,非經常性薪資更是近三年首度負成長。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說,三月廠商有調薪的現象,推升當月月薪增幅,但因景氣成長趨緩,廠商一至三月發放績效獎金的態度轉趨保守,使得非經常性薪資轉呈負成長,總薪資增幅也有所收斂。
製造業加班工時至今年三月為止,也已經連續六個月負成長。潘寧馨解釋,景氣好時,製造業加班情形較多,景氣不好時則相反,因此製造業的加班工時是觀察景氣情勢的重要指標;第一季製造業加班工時年減一點七小時,受經濟成長趨緩影響「滿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