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險惡和精采的十七年時間,玄奘大師帶著大批的佛教經典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與百姓的熱烈歡迎。圖/徐丹寒
文/徐丹寒
歷經險惡和精采的十七年時間,玄奘大師帶著大批的佛教經典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與百姓的熱烈歡迎。
貞觀十九年,梁國公房玄齡徵召全國上下精通梵、漢佛典的高僧,在長安弘福寺一同協助玄奘大師譯經,經過嚴格的篩選,玄奘大師擁有陣容強大的譯經團隊。
玄奘大師對翻譯佛經提出「五不翻」原則,亦即有五種情況應保留經典原音(音譯),不須意譯,這五種分別為:祕密咒語、含多義之詞、本地無之詞、順古之詞,以及為啟信敬重之詞。
後人稱玄奘大師譯經之前的歷代佛經翻譯為「舊譯」,從玄奘大師開始的翻譯則為「新譯」,此乃中國佛經翻譯史的一大分水嶺。 大師對佛經翻譯貢獻極大,被譽為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