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疾管署昨公布,國內首例本土「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是一名二十多歲男大生感染大腸桿菌O104,但害他狂拉二十天的感染來源究竟是什麼,目前衛生單位仍在調查當中。疾管署指出,由於該男大生感染型與日前「家福SAINT FELICIEN牛起司」疑似受大腸桿菌O26汙染型別不同,因此已排除遭該產品感染可能性。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初期出現水瀉、腹痛,病情惡化後出現嚴重腹瀉及血便,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男大生於今年四月確診,起初是因與女友兩人引起自居腹瀉群聚,送醫後兩人都驗出諾羅病毒,但男大生額外驗出感染出血性大腸桿菌,所幸男大生只出現有腹瀉、嘔吐及全身痠痛,沒有血便等嚴重症狀。
莊人祥提醒,「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潛伏期約二至八天,嚴重者成人會有腎衰竭、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小孩則有一成機率發生溶血性尿毒症候群,嚴重者可能導致長期洗腎,甚至有百分之五致死率。
呼籲民眾如已購買法國產製疑受大腸桿菌汙染牛起司且尚未食用完畢,應停止食用;已食用者若發生身體不適的情形,應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