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鍾情 走進大千世界

羅智華 |2019.05.10
5184觀看次
字級
以台南寶安宮陣頭文化「白鶴陣」為主軸創作的巨幅剪紙作品。圖╱謝美鈴提供
謝美鈴這幾年走訪各地學校、社區,教導孩子與銀髮族剪紙。 圖╱謝美鈴提供
謝美鈴這幾年走訪各地學校、社區,教導孩子與銀髮族剪紙。 圖╱謝美鈴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剪紙」不只是中國悠久的民間文化,更是逢年過節不可少的裝飾藝術。為了傳承這美學,剪紙達人謝美鈴這幾年走訪各地學校、社區,教導孩子與銀髮族剪紙, 藉由一張紙、一把剪刀,展現令人嘆為觀止、目不暇給的剪紙藝術。

這些素人作品更進一步匯集成剪紙藝術展,在校園、社區等地展出,讓觀者走進千變萬化的剪紙世界。

樂齡剪紙 開心參展

謝美鈴三年前投入剪紙藝術,走入學校與社區,教導學員結合在地文化特產作為剪紙主題與素材。像是在台南市北門蚵寮國小的剪紙課程,她就以「倒風內海」主題為發想靈感,將在地自然生態融入剪紙藝術中;到了盛產菱角的台南官田區,則是讓當地國小學童與平日採集菱角的阿嬤一起剪出「菱角」,成為獨樹一格作品。

而在台南將軍區,謝美鈴則是引導阿公、阿嬤運用剪刀、紙筆創作出各式各樣作品,並集結成《樂齡.剪紙趣》到各地展出,讓這些長輩十分開心,「沒想到年紀這麼大了,也能有機會參展」,讓他們格外有成就感。

為發揚傳統文化,謝美鈴還特別剪出「二十四節氣」,也曾創作一幅「大士爺七月來打卡」作品,就是以中元節為發想,串聯目蓮救母、盂蘭盆節等文化來構圖。她也曾以台南七股寶安宮創始於日據時代的獨特陣頭文化「白鶴陣」為主軸,投入數月時間,創作出高一百八十公分、長一百五十公分的巨幅剪紙作品,細緻又吸睛構圖,展現宗教信仰文化之美。

此外,謝美鈴更將剪紙文化帶進大學校園,在南台科大工管資訊系老師曾碧卿邀請下,推動「一剪鍾情」剪紙課程,除了以茂林紫斑蝶為主題剪出一隻隻翩翩飛舞的「紙斑蝶」,南台科大還與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合作,結合特有的廟埕文化,在台灣最早王爺廟普濟殿廟口開起「剪紙藝術課」,邀請當地民眾學剪紙,引起熱烈回響。

全神貫注 忘卻病痛

曾碧卿說,謝美鈴共設計十二堂漸進式主題課程,帶領初學者進入剪紙的大千世界,現場不只吸引青年學子投入,還有年輕媽媽帶著幼童來參與,就連八、九十歲的阿嬤也來廟口學剪紙。

在謝美鈴引導下,大夥不分男女老少、全神貫注、深怕一不小心就前功盡棄,不僅成為廟口前一道美麗風景,匯集而成的作品展更受到好評。

奇美醫學中心還特別邀請謝美鈴與曾碧卿「一剪鍾情」課程團隊,到醫院舉辦剪紙作品展,教導病人及家屬、醫護人員剪紙,讓病房的氣氛變得溫馨又歡樂,也因為全心投入剪紙,病患暫時忘卻了病痛。

「能看到大家因剪紙創作而嶄露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回饋。」謝美鈴為了推廣剪紙藝術而奔走各地,樂此不疲,她說,未來還會持續推廣,讓更多人領會剪紙藝術的多采多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