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信仰圖象 北美館21日推出

 |2007.07.19
406觀看次
字級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雕塑家張乃文延續以「類佛教造像」為主軸的創作手法,另類詮釋宗教圖像的意義,也試圖挑戰觀者對知識體系的思考,北美館後天將推出他的個展,展期至九月十六日止。

佛教造像是世人最熟悉的心靈寄託,其雕塑形式激發出藝術對東方哲學的全新思維。自一九九四年來,張乃文便開始以佛教圖像、經典,作為創作的主要脈絡,發展出「類佛教造像」作品,他將擷取到的靈感轉化佛像雕塑的傳統形式,探索媒材與感官的聯繫,並從而遊走於意義的流動,嘗試開拓現代雕塑多元的形式語彙。

從形式來看,張乃文援引圖騰作為創作的主要元素,然而就內容而言,他所談的並非在信仰內涵,而是在於人如何面對知識、如何面對信仰?尤其是過度的迷信時,則不免產生知識障,反而脫離了真理實義。

自稱是無神論主義的張乃文,創作中對佛像看似無禮失敬,卻頗有唐朝聖僧臨濟所謂「見佛殺佛,見僧殺僧」的味道。作品不論是妖魔化的、殘破的,亦或是不完整的佛像形體,似都直指著對既有權威或知識體系的拆解,就在顛覆與拆解的過程中,開啟光明人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