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
筆者曾擔任台北市推動兒童閱讀小組成員,基於多年的實務經驗,我認為親師生一起共讀,是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最佳做法。
筆者曾在偏鄉學校服務,為了提升當地學童的閱讀素養,結合親師生大力推動晨讀運動,每周擇定兩個早晨,從早上七時五十分到八時三十分,全校暫停所有的社團練習時間,從校長到工友、警衛,全員都放下手邊的工作,全校師生一起共讀,晨間共讀的成效相當豐碩,對於養成學童良好的閱讀態度和習慣,貢獻卓著。
後來我們再把閱讀的觸角,從學校延伸到家庭,呼籲所有的家長們共同配合,效法英國父母親的床邊故事時間,每天抽點空閒時間,那怕只是短暫的十分鐘也好,全家人一起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共同陶醉在閱讀的樂趣裡,家長的回饋相當正向,親師合作,閱讀從學校延伸進入家庭,對於型塑孩子熱愛閱讀的影響更為深遠,也更加牢靠。
陪伴是引領孩子邁入閱讀殿堂的重要步驟,親師攜手合作,家長單純陪伴孩子閱讀,學校老師則略有差異,除了陪伴外,老師還要教導學童有關閱讀的技能,特別是要適時提供並引導橋梁書,讓孩子從繪本閱讀順利進入以文字為主書籍的閱讀,而不會產生閱讀挫折或障礙等削弱現象。
台灣是兒童讀物的天堂,每年出版的兒童閱讀書籍琳瑯滿目,而且多元豐富、水準超高,特別是近年來,電子書異軍突起,突破了區域的隔閡與阻礙,只要有了大人們的適時引領和陪伴,孩子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沐浴在閱讀的美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