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古蹟 回歸佛教 百年齋明寺重新開始

 |2007.07.18
65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大溪訊】桃園縣大溪鎮三級古蹟齋明寺從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當年從佛教出家人手中創建,經歷近百年波折後,民國八十八年又傳承到出家人手中,從日本曹洞宗禪學系統,回歸我國鼓山曹洞宗禪學佛家派下,成為齋明寺完美的結局,也是更美好的開始。

大溪齋明寺創於清朝道光年間,開墾農民李阿甲皈依佛門後,前往大陸南海普陀山法雨寺出家受戒,返回台灣,在大溪鎮結草庵清修,取名「福份宮」,寺內供奉由南海請回的觀世音菩薩。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第二任住持黃普瑟(俗名黃士琴)遷至現址,占地二公頃多,改名「齋明堂」,與齋教的龍華派結合,經歷第三任住持胡普惠、第四任住持江普梅(俗名江連枝),日據清宣統年間,拜鼓山湧泉寺聖恩法師為師,回歸佛教,轉承鼓山曹洞宗禪學。

日據時期,日人大力推行日化教育,企圖斬斷大陸傳來的佛寺與漢族文化,第五任住持江普乾(俗名江澄坤)民國十五年接任,苦思良策後,與日本佛教曹洞宗接洽,改稱「齋明寺」,對外雖屬日化佛學一系,暗中仍以我國曹洞宗禪學為師。第六任住持江張仁(法號會觀)於民國二十八年,從父親手中接管齋明寺。

江張仁在日治時代奉父親之命,到台北曹洞宗中學(現今泰北中學)習佛,就因他拜日人佐久間尚孝(法號天山尚孝)為師,取名「江張孝宗」,傳承日佛曹洞宗禪學,持有日禪血脈證書,在日據時代順利保留齋明寺廟產,避免遭到日人竊佔充公。

江張仁於民國八十七年底三次拜訪聖嚴法師,書寫萬言書,堅持要聖嚴接棒,除了表明,願將廟產回歸佛教本源。

另外原因是聖嚴也是佛教禪學曹洞宗的傳人,在不違背人選,又符合派系相傳的條件下,並以聖嚴的國際知名大師威望,降低部分親友、信徒的反對聲浪,繼續領導齋明寺信徒弘揚佛法。

也因江張仁的大愛無私精神,默默承受部分親友的批判與指責,說服聖嚴法師於民國八十八年一月二十二日「順利」接下齋明寺,成為齋明寺第七任住持兼管理人,象徵百餘年古剎從出家人手中創建寺廟,經歷清朝、日據到光復的居士傳承、日佛襌宗波折後,終於回歸佛教本源,江張仁也於民國八十八年夏季往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