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員繩話 訴說故鄉情

 |2019.04.16
1718觀看次
字級
陳錦江透過紋飾訴說對故鄉之情和環保意涵。圖/中央社

【本報花蓮訊】台東卑南族巴布麓部落的陳錦江,多年來用粗短雙手編織繩結,注入創意靈感,透過紋飾訴說故鄉之情和環保意涵,他的個展「繩話」即日起在花蓮縣吉安鄉Wata藝廊展出,展期至五月十二日止。

陳錦江退伍後在海底工作二十多年,曾赴東南亞擔任工程潛水員。四年前,在馬來西亞工作時,右腿被消波塊砸傷,休養的兩年中,開始接觸編織。

陳錦江說,「腳不能動,手總能做些什麼吧!」小時候他在部落裡跟著大人編織魚網,也算是繩結的應用;後來他在海底工作,粗重的繩結變成保命工具,現在繩結成了他手中纏繞變化的藝術。

原民圖騰的配戴飾品、捆繩編織成的躺椅、盆栽吊飾,甚至與漂流木結合製作家具或大型裝置作品,陳錦江把繩結編織,完美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卑南族八個社、老鷹展翅飛翔、美麗稻穗、東部大山大海與菱形紋飾都在陳錦江作品中出現,將原民文化與大自然融合於創作中。陳錦江說,更深層意涵是希望傳達原民智慧、不要汙染或濫自擷取海洋資源的意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