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園》趣話「爵」

聶鑫森 |2007.07.17
438觀看次
字級

爵,曾是盛行於中國商代和西周初期的一種酒器,以青銅製作。爵有三足,有鈑手,口部向左右突出,形成「流」和「尾」。「流」是接觸飲者嘴唇的地方,在「流」與爵口的銜接處,有直立的爵柱。

爵這個字,在古代與「雀」相通,《孟子.離樓上》說「為叢驅爵者」,「驅爵」即「驅雀」。《說文》云:「爵,禮器也,象爵之形……所以飲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

爵作為酒器,是當時奴隸主貴族舉行宴會時所用。因為它的高貴,便引申出「爵位」之意。「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禮記.王制》)。

古代有一種禮冠,名「爵弁」,又稱「雀弁」,比「冕」次一級。鄭玄說:「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雀)頭然。」

在宋代,有婦女因功而封祿食俸的。繼湘〈宋代婦女封爵食俸〉一文載:「慶曆六年正月庚戌,錄湖南捉蠻賊胡元兄子定塞軍士澄為十將,妻劉氏及女並加封邑,仍賜絹三百匹(見《續資治通鑒》卷一五八)。」

作為酒器的爵,在商周以后,仍有使用者。一九五六年曾在明神宗萬曆皇帝的地下寢宮中,發現了以紅藍寶石和碩大珍珠鑲嵌的金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