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雞摸狗】盜獵理由不可思議

文/朱莉雅 |2019.04.14
2212觀看次
字級

文/朱莉雅

「偷雞摸狗」不再是形容詞,而是真的有人(或動物)專門偷走動物,雖然「偷」的理由不一而足,但通常這些動物都再也找不回來了!

春天是動物繁衍的季節,台灣苗栗縣銅鑼鄉朝陽村一家養雞場,最近以雞籠成功誘捕一隻近一年來每天固定光臨雞場偷雞吃的石虎,通報農政單位處理後,發現這隻年輕石虎媽媽剛懷孕不久,養雞場主人基於環保護生理念,決定不追究這隻侵擾達一年以上的「偷雞賊」。

不堪巨蜥被偷封島

無獨有偶,最近印尼政府宣布,以全世界最大蜥蜴「科摩多龍」聞名的印尼科摩多島,明年一月將正式關島,原因是島上被暱稱為「科摩多龍」的保育巨蜥一直被偷,如果再不謝絕不懷好意的「觀光客」盜獵走私,這種外型很像恐龍的巨型蜥蜴,將可能族群滅絕。

科摩多巨蜥是現今體型最大的蜥蜴,以牠們的劇毒和龐大體型聞名,成年巨蜥平均體長二到三公尺,重達七十公斤。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目前世界上有約五千隻科摩多龍,皆分布在印尼科摩多國家公園的群島上,除每年吸引上萬名觀光客蒞臨,盜獵者也聞風而至。

一直以來,印尼政府和相關團體都在討論是否該限制遊客入園數量,這個月印尼警方偵破的走私案件終於讓政府做出決定。警方抓到了一個非法盜獵團隊將四十一隻科摩多龍從島上偷走,走私到海外欲售出三萬五千美元。

愈是珍稀行情愈高

而有「泰國馬爾地夫」之稱的達差島,因為接近熱門景點攀牙灣,生態合理訪客每天應為二五○人,結果平均每日湧入上千名旅客,導致深潛區的珊瑚及海底生態過度破壞,不得不從前年無限期關閉,拒絕觀光客登島旅宿。

英國BBC之前也曾報導,四年多前銀行連假前夕,小偷連夜偷走旅遊勝地布萊克普爾當地動物園內的明星動物棉頂猴和皇絨猴,後來雖然循線在一百英里外找回出生不久的幼猴,其中有一隻棉頂猴卻不知去向。英國警方深信:失踨的幼猴再也無法尋回。並推測,很可能已轉手給預定的買家了。

明星猴鳥成為目標

其實,一般人家養猴、養巨蜥的機率偏小,但盲目追求世界珍稀鳥類的養鳥專業戶,則所在多有,為了滿足這些玩家的需求,各種珍稀品種的鸚鵡如虎皮鸚鵡和金絲雀之類的「貴鳥」,經常成為失竊動物排行榜上的常客。

這些鳥以其罕有的羽色、數代單傳的「貴族」血脈,成為身價百倍的極品,不但讓「發燒友」眼紅妒嫉,更成為盜賊眼中的「肥羊」。

根據英國警方統計,在過去兩年中,至少發生二十起專門針對培育虎皮鸚鵡和金絲雀專業戶的入室盜竊案。甚至有一次,北桑普頓郡一戶人家飼養的二十二隻稀有品種的虎皮鸚鵡,在夜間被盜賊全部偷走。

警方說,被盜的珍稀動物或鳥類往往落入私人收藏或被用來搞非法的育種。動物黑市像走私毒品或偷盜珍稀藝術品一樣,有嚴密的網絡,偷盜、轉移、銷贓一條龍,同時,盜賣珍稀動物也是獲利豐厚的犯罪。

狗綁架案件量驚人

一隻珍稀鸚鵡在黑市上至少可賣一千至三千英鎊,但養鳥和養猴的人畢竟是少數,根據國際刑警組織統計,針對家庭寵物的犯罪,如愈演愈烈的「盜狗風」,敲詐拐賣「狗綁架」,才是讓大多數飼主不寒而慄的事。

在英國,「綁架」狗以敲詐狗主人勒索贖金、作賊喊捉賊冒充好人領取懸賞,或轉手盜賣無本萬利,事件極為普遍,逼得警方不得挨家送傳單,提醒養狗的人家看護好自家的狗,嚴防「狗綁架」事件發生。

泰晤士河谷警局說,「盜狗風」不僅在倫敦颳起,而且有吹遍全英國之勢。警方估計,僅英格蘭地區,去年被懷疑狗遭綁架偷竊的事件就有三五○○起。罪犯看好的綁架品種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因影星、歌星等名人懷裡抱著、手裡牽著的狗而忽然時髦走俏的狗。

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生了個小王子的同時,也養了一條黑色英國可卡犬。名叫Lupo。於是,近來這個品種的狗被盜比例陡然上升。

工作犬也成了目標

另一大類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工作狗」(working dogs),比如牧羊犬、狩獵犬等。即便不「牧羊、狩獵」,在家閒待著,一隻訓練有素的狗也會身價倍增。

而在各種偷動物的理由中,最不可思議的,要算是委瑞內拉數年前經濟動盪、糧食短缺之際,該國蘇利亞州一家動物園,有兩隻外表與豬隻近似的猯豬(其實是一種貘)被盜。警方猜測,賊人偷去動物的動機,是為了吃掉牠們來充饑。

但動物園園長努涅斯認為,賊人偷走動物並非為求充饑。他指出,那陣子連續數周曾出現一輪偷動物潮,園內先後有十種不同動物被偷走,當中包括一隻水牛,後來發現被切成多塊賣出,所以應該是因為經濟的原因,使動物遭受無妄之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