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荷郁
每年寒暑假過後,親友相聚,總愛互相比較「到何處旅遊?」大家七嘴八舌:「北歐十五天,十萬元。」「日本四天三夜, 七萬多 。」「我花最多,阿拉斯加二十萬元」。
問到我們家,我好整以暇回說:「哪都沒去,最省錢。」大夥驚呼:「放假在家多無聊?怎麼受得了?」「怎麼會無聊?只要有間影音書房就不想往外跑呀!」
打自結婚買房起,書房便是我與外子的生活重心,雖只是簡單書架,樸實木桌木椅,人生重要階段的學位論文、升等和各種書籍都在此凝慮而生。又因兩人都愛看電影,便空出一面牆壁,架設簡易型投影機,從此書房又成聲光電影院,日子因「繪聲繪影」,更見賞心悅目。
書房是我們縱橫古今,臥遊寰宇的精神樂園。各類書本與DVD、第四台、網路連線,讓天涯若比鄰。與其花大錢去阿拉斯加,我們寧可買本旅遊書,打開探索頻道,在書房欣賞專業攝影師的捕捉精采畫面。
凡事有利必有弊,旅遊雖可親臨其境,但也讓荷包大失血,再加上舟車勞頓或水土不服,不如在書房悠遊自在!尤其近來書市慘淡,大可省下一些旅遊費用,用來買書和DVD,贊助文化產業,不也兩全其美?
美國著名女詩人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有一首小詩生動比喻書本的功用: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To take us Lands away
Nor any Coursers like a Page
Of prancing Poetry–
This Traverse may the poorest take
Without oppress of Toll–
How frugal is the Chariot
That bears the Human Soul–
指出快船的航行與駿馬的奔馳,都有極限。不像一本書、一頁詩能帶向無限的心靈空間。何況書本這艘船,惠而不費,即使手頭不充裕,也可暢行無阻。乘著書本的車子,可以增廣見聞,擴大視野,洗滌心靈,綻放生命的活力。
狄金生一生隱居,詩作卻巧妙獨特,胸懷世界,深知善用書本,含英咀華,不必行萬里路,亦可成為美國傑出女詩人。
與外子、毛小孩相守在影音書房,觀賞《一代禪師》、《瑯琊榜》、《六祖惠能傳》等名劇,配合閱讀《六祖壇經》與小說原著,截長補短,相得益彰;每日閱讀《人間福報》與佛學大師名著,打開佛教電視台,書房便成聽經聞法的大道場。
室雅何需大?品味各類經典名片,飽覽群籍,筆硯相親,跨越中西文化,處處是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