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錫璋
退休前,在居家隔街巷內買了一間破舊老公寓,整修後,做為書房兼工作室。
之所以買房,乃因我和老妻僅隔半年相繼退休,發現兩人辦公室所放私人書籍,搬回家中,已無空間可用。老妻正好看鄰巷內一間已近五十年屋齡之二十坪老宿舍四樓在求售,屋價還好,乃傾咱一點積蓄,購之,並整修之。
花上一筆修繕費,室內竟也煥然一新了。打算做為書房的設計就是書架多、書桌大,但不放電視機、不擺眠床,只有一和室客廳,有升降桌,可供客來品茗聊聚,累了,可供小睡一下而已。另外,陽台拓展出去,做一軟臥墊,有四個書香抱枕,可輕鬆躺臥閱讀。
但因書架多了,不免又購書、存書,這十幾年,書架又滿了。老妻之大姊乃笑之:「人家買房是要增值,只有你們買房是在放書!」
退休後前幾年,我和老妻的確是把它當書房兼工作室。兩個房間,咱倆各據一間,她擺畫架習畫,我則放電腦寫作打字,有時就到客廳書架取書閱讀,為的就是營造一分退休以後,還有辦公室可去、有辦公桌可用的「假」相,以免生活頓失重心。
老實說,剛退休時,我真的每天上午九點就從家中走去書房,坐在書桌前,中午回家小休,下午兩點又去書房工作,維持上班的節奏;十多年過了,我們的書房老了,我和老妻也更老了,身心、體力都逐漸退化。老妻便把畫圖興趣改為戶外攝影或走讀看展覽,為了陪她走一段路,我也減少坐書桌的時段。但我大致每周一到周五的早上,還是邁著老腿,爬了四層樓梯,走入我稱之為「重南」的小書房,坐在書桌前,讀讀、寫寫兩個小時,下午就休息了。
書房能維持多久,不得而知,但書香氣息倒飄散於重南巷內十多年了,這是咱們人生的黃金歲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