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泰美術館 人間自然 打造生態系建築 曹麗蕙 |2019.04.08 語音朗讀 48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諸島」展區,如海洋上漂浮的島嶼般的展場設計,展示12件作品模型、影片和照片。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1971出生於日本大阪。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代表。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建築學專攻教授。圖/曹麗蕙 〈富富話合〉(台北,2018)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富富話合模型。圖/忠泰美術館提供太田市美術館‧圖書館模型。圖/忠泰美術館提供太田市美術館‧圖書館實景。圖/Daici Ano提供Tree-ness House實景。圖/Vincent HECHT提供膠囊旅館9h赤坂實景圖。圖/Nacasa & Partners Inc.提供Overlap House實景。圖/Daici Ano提供忠泰美術館外觀。圖/曹麗蕙 文/記者曹麗蕙 「從花到花之間,蝶飛蝶舞。蝴蝶穿梭於群花縫隙間,這樣的空間是否有可能化為建築呢?」 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從小熱愛自然,喜歡觀察昆蟲,「我少時想當科學家,後來成為建築師,對大自然的熱情並未減少,而是心心念念想讓建築——這個人工產物更靠近大自然。」 師承伊東豊雄的他,曾榮獲多項新銳及新秀建築獎項,為日本中生代建築師重要代表之一。現正於台北市忠泰美術館展出的「人間自然—平田晃久個展」,精選12件近年代表作品的模型、影片和文章,呈現他獨特的建築風格,也為台灣建築界帶來全新思考方向。 「日本東北311大地震發生後,社會風氣對建築師抱持否定與懷疑的態度,讓我反省身為建築師,是否過於執著自己設計理念,而忘了多和周遭社會環境對話?」而這也是平田晃久後來一直追尋「自然環境」式建築的原因之一。 創作靈感 蝴蝶飛舞於群花間 對平田來說,「人間」與「自然」並非二元對立,他分享:「由空中俯瞰時,屋頂就像是大自然山脈,是同樣為了排洩雨水而形成樣貌,因此建築也是大自然一部分」,「而由高空觀之,人類則像是在地表上生活的微生物」,他跳脫人類本位,採取更宏觀的視角、從各種生物尺度思考建築,並將建築比喻為「廣納各種生物的生態系」。 他觀察到,蝴蝶在花朵間飛舞,存在著一種沒有明確邊界的三度空間。而在生態圈中,人、自然與建築間也應是彼此交融纏繞的,因而提出著名「纏繞的相容性」建築觀點。 平田舉例,如同魚卵纏繞於海藻上,海藻再纏繞在海底岩石上;也像一株巨樹的表面住了許多昆蟲、植物與小動物,纏繞交織而成一片生意盎然的全體。所有生物都是彼此纏繞包容,建築的角色便是去創造出「纏繞的相容性」,讓不同性質的主體能共同存在,將人居生活與自然連結起來,遇見新的人為自然。 忠泰美術館表示,「人間自然」展覽呼應平田所抱持的開放且包容的創作理念,希望透過平田晃久所提示的世界觀與思想,邀民一同思考:「建築不只是建築,人間不只是人間,自然不只是自然」時,生活的環境與未來,能延展出多少包容度,創造出多少可能性。展期至六月二十三日。 忠泰美術館 2016年成立的年輕美術館,肩負推廣台灣建築文化的使命,延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之「A better tomorrow」信念,成為台灣首座聚焦「未來」與「城市」議題的美術館;活動規畫聚焦於三大方向:「未來議題」、「城市建築」、「當代藝術」,盼成為台北建築與文化藝術新地標,帶動城市文化活力。 平田晃久 (Akihisa Hirata) 1971出生於日本大阪。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代表。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建築學專攻教授。畢業於京都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以及大學院工學研究科研究。畢業後進入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2005年自立開業。2004年獲SD REVIEW朝倉賞、2008年獲第19回JIA新人賞、2012年獲威尼斯雙年展第13屆國際建築展日本館金獅獎、2015年獲日本建築設計學會賞、2018年獲第31回村野藤吾賞。 12作品 反映纏繞哲學 「纏繞」是貫徹平田晃久所有創作的關鍵字!展覽邀請日本知名建築學者五十嵐太郎擔任策展顧問,市川紘司擔任策展人,展場空間以「纏繞」概念為基礎,將美術館改造成海洋般的全白空間,漂浮其上的島嶼形成展台,觀眾可輕鬆愜意的徜徉其中,與作品相遇。 〈富富話合〉(台北,2018) 位於台北市,不同於大部分大樓的平整立面,而是設計出像小山丘般、充滿律動感的表情,住戶可擁有自己的露台,平田認為此作品是最適合21世紀的亞洲高樓層建築原型。 〈太田市美術館.圖書館〉 (日本,2017) 融合了美術館與圖書館空間機能,更在設計初步階段,便邀請市民和營運單位進行多次討論,平田展現其開放包容的理念,也因此為作品帶來精采的成果。 〈Tree-ness House〉(日本,2017) 位於東京的作品是一棟以大樹為概念的建築。房間與挑空、樓下與樓上、室內與露台彼此纏繞交織,此有機形式產生大大小小、如樹洞般的室內空間,人們可以依照自己的習慣找到合適的使用方式。 〈Overlap House〉(日本,2018) 集合住宅前方坡道直接延伸至基地,螺旋般攀升而上,成為通往交錯堆疊起來的三戶住宅的通道,也是戶外梯。每戶都擁有朝向不同方向的獨立大庭院,讓集合住宅也能一如透天住宅般,享有更接近自然環境的生活。 前一篇文章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思惟啟發教育 全民學習寶庫 下一篇文章 創作多元 西畫蘊含國畫意境 陳忠藏美術館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國光劇團 推鏡花水月沉浸展時代印記展 看台灣美術300年演變新北美術館開館 推4重量級展覽12公尺高哆啦A夢 6月造訪台北清緙繡、有聲畫 故宮雙展開眼界布拉瑞揚舞團 《我.我們》明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