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賀文化的精華
古九谷復興九谷
由豪放華麗的加賀文化所孕育出來的古九谷,僅一百年即畫下句點。但是,後來出現許多以再興古九谷為目標,擁有獨特風格的窯舍。
九谷燒的特徵
★華麗的彩繪是最大特徵。
使用紅、綠、黃、紫、深藍的九谷五彩;使用綠、黃、紫、深藍的青手古九谷的「塗埋手」(在器物上繪圖,不留白的技法);以及只有黃、綠兩色的二彩古九谷。
多彩多姿的色彩,形塑了九谷燒的特殊美學。
★自由揮灑的紋樣與構圖所創造出來的獨特作品。
★重建不同年代獨創傳統技法。
造型獨特而大放異彩的古九谷
最近在有田地區發現類似古九谷的陶瓷碎片後,便出現古九谷是在有田燒製的傳言。不過,事實上九谷燒的歷史雖然僅短短一百年,卻由於當時加賀藩的大力支持,因此時間雖短,卻能孕育出獨特的陶瓷美學。
京都陶工
製作中國風格的春日山窯
古九谷廢窯之後,首先成為再興先趨的便是春日山窯。加賀藩招來京都陶工青木木米,於文化四年(一八○七年)開窯。作品多數是仿製吳須赤繪的日用品,持續了十三年後廢窯。

▲「吳須赤繪隅切八寸角缽」:雖然是傳統的式樣與紋樣,但完全不帶古意,甚至可以作為西式食器。

▲「青手芭蕉圖缽」:江戶時代到明曆年間的器物,傳說受到日本畫授野派的影響,具有變化多端的宛如繪畫般的紋樣,特徵是在吳須(鈷藍釉料的日文稱呼)的描繪之上,演出渾厚顏色的彩繪技法。大膽的構圖、力與美的延伸線條,更令人印象深刻。
所 在 地:石川縣金澤市、寺井町、山代溫泉
傳統特徵:有古九谷以及以復興九谷為目標的春日山窯等窯舍
傳統顏色:有使用紅、綠、黃、紫、深藍等色的九谷五彩、不使用紅色的青手古九谷,以及只使用黃、綠的二彩古九谷等。
傳統製造:除了藝術品之外,也有缽盤、涼菜盤、酒瓶、香爐等日用器具。
肇始年代:奉加賀藩的命令,在有田學習陶技有成的後藤才治郎,於明曆元年(一六五五年)開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