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桌遊 寓教於樂 李祖翔 |2019.04.02 語音朗讀 28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侃眉(右起)、吳健毅、李庭欣為推動公民教育而盡心。圖/記者李祖翔 阿普蛙工作室與勵馨基金會、業成基金會合作設計的家分題桌遊。圖/記者李祖翔 阿普蛙工作室設計的抓誑新聞桌遊。圖/記者李祖翔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希望透過我們的行動能促成更好的公民社會!」為了圓夢,吳健毅與夥伴創建「阿普蛙工作室」,推廣公民教育,他們採桌遊設計帶入議題的方式,成功擄獲許多學生和社區民眾的心。 「這一款『抓誑新聞』是要建立媒體識讀的能力,連記者都感興趣。」玩家可以朗讀新聞卡牌,讓其他人找出內容陷阱,鍛鍊辨別能力,吳健毅說:「遊戲中,如果找出公民課本裡寫過的4種潛藏毒素,就可以淨化媒體、拯救社會。」 進入遊戲,擔任媒體的玩家首先念出新聞內容,如:「嫌犯拒捕、開車衝撞員警,員警被撞到牆上,另一名員警悲憤不已,衝上前對嫌犯『狂轟5槍』;開槍的員警現年21歲,法醫說車上有9個彈孔,警察與法醫『究竟誰在說謊』?」扮演閱聽人的玩家想要得分,必須找出置入、誤導、刺激、標籤等4種毒素的段落,這同時考驗了記憶力與判斷力。 對從事公民教育的人而言,這樣的桌遊輕而易舉,但是一般民眾會感到壓力,所以團隊增添了不少樂趣,如導致社會亂象叢生的「誑化媒體」會化身媒體巨獸,召喚代表「媒體亂象」的名嘴獸、謠言精,傷害玩家的血量;如果玩家沒抓到毒素,巨獸也會長大,一旦長到能在社會上呼風喚雨,遊戲就結束。當學生抱怨巨獸太強,根本打不贏,阿普蛙會藉機幫助孩子認識媒體的強大與影響性,延伸出如網路霸凌的議題。 培養獨立思考 檢視自我 除了媒體識讀,阿普蛙也涉足性別平權,與勵馨基金會、業成基金會合作,設計家務分工的桌遊,促進家庭成員互動與溝通,或和台南文化局合作,設計民俗陣頭桌遊,每一款都大受好評。 吳健毅說:「遊戲無法提供絕對的標準答案,也不會告訴你議題走向是好是壞,但會點出疑慮、盲點,讓玩家進一步思考。」每次設計都要蒐集大量資料,與合作單位開會,再請專家試玩、給建議,而細節用心良苦的目的就是讓老師能把遊戲當作教材,讓孩子一邊玩一邊學。 阿普蛙的桌遊所以能切合許多人的需求,關鍵人物在夥伴之一的林侃眉。擁有社工資歷5年的她,過去就用桌遊 與青少年互動,甚至成立桌遊讀書會,林侃眉說:「以前是服務經濟弱勢孩童,一直處理後端問題,我覺得預防工作更重要,也想用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找到活著的價值。」 要讓自卑的孩子產生信心,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想法也能是正確答案,阿普蛙提供的新教學模式,不用老師刻意引導,孩子就能檢視自我,與社會連結,從沒有人敢在課堂上發言、深信老師說的才是對的,到敢說出不同意見、了解為什麼自己那樣想,孩子收穫很大! 積極參與社會 改變環境 有趣的是,學生都開玩笑地說「上阿普蛙的課超級燒腦、很讓人崩潰」,因為光在定義名詞上就花了很多時間,如「家暴」,老師會問:「情侶算嗎?哪些要素組成才算家庭?」若他們的想法與家暴法不同,又會問:「為什麼政府與我們的認知有差異?為什麼你會那麼想?」他們還會要求學生在課程結束的半年內做出快閃行動,實際參與社會議題。 在阿普蛙工作室,每個夥伴還都能當講師,吳健毅是主要遊戲設計者,當過編劇,擅長帶國高中生;林侃眉負責行政、與合作單位連繫,擅長帶國中小學童,其他還有曾經停留、出力過的夥伴,如擔任行銷、專案規畫的高中歷史老師李庭欣。儘管沒有人是公民教育本科出身,吳健毅說:「一件事能否被執行,與起步時的專業、天賦無關,只有你是否真的想做。」 當這份志業邁入第5個年頭,他們在公民教育界已刮起一股旋風,雖然錢賺得不多,但賺錢也不是人生目標,吳健毅認真的說,所謂的成功不是達到目標,而是持續走,促成每個問題得到改善,「太陽花運動是我們的創業契機,它給我們的啟發,是發現我們也有改變世界的熱血,如果青年只在乎成績、自掃門前雪,不去參與社會、監督政府或投入有意義的工作,環境不會變好。」他們期許公民教育能讓人們真正得到「自由」,即人人有能力為自己的生活、選擇負責並樂在其中。 前一篇文章 清潔阿姨 心懷歡喜 服務大眾 下一篇文章 讀書會帶領 親子關係漸入佳境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6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7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8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9【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10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