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年號作為封建王朝的紀年方式,最早始於西漢,由漢武帝發明。史上最早的年號是「建元」,使用時間為西元前一百四十年到西元前一百三十五年。
日本首次使用「大化」年號,到「平成」已是第二百四十七個,多出自多中國典籍,如「昭和」取自《尚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平成」的由來「內平外成」、「地平天成」也是分別出自《史記》與《尚書》。
不過,從去年開始,就傳出新日皇年號將擺脫中國典籍影響,改由日本典籍中找靈感,取材對象首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日本古典作品。日本此舉意在擺脫漢文化的影響,彰顯日本自己的民族特色。
日皇年號除多來自中國古代典籍,一些年號甚至直接照搬中國年號,特別是在唐代。如唐太宗年號是「貞觀」,日皇清和也把自己的年號定為「貞觀」;唐德宗的年號是「貞元」,日皇圓融也把自己的年號定為「貞元」。
共同社報導,即使新日皇年號來自日本經典文學,恐怕仍難斷絕與中國文學的淵源。
一名專家匿名告訴共同社:「許多日本文學經典係以中國的方式寫作而成,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古典文學。新年號的用字愈是正式,就愈有可能典出中國經典作品。」
日皇年號沿革
✽日皇在西元645年(唐朝貞觀19年)首次使用「大化」年號(出自《周易》)
✽第二個「白雉」出自《山海經》
✽第三個「朱鳥」出自《禮記.曲禮上》
✽此後年號多出自四書五經和《史記》、《漢書》、《後漢書》
✽從明治(出自《易經.說卦傳》)開始,採行一代皇一年號
✽「大正」出自《易經》
✽「昭和」出自《尚書.堯典》
✽「平成」出自《尚書.大禹謨》
✽「令和」出自日本詩歌集《萬葉集》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