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動作喜劇片《跳痛先生》片長134分鐘,是導演瓦桑.巴拉有意以作品向香港電影致敬、也向他心中的偶像李小龍、成龍、周星馳致敬,更是以錄影帶的年代,為他所受到的電影啟蒙致敬。
圖/華映娛樂提供
這部動作喜劇片《跳痛先生》片長134分鐘,是導演瓦桑.巴拉有意以作品向香港電影致敬、也向他心中的偶像李小龍、成龍、周星馳致敬,更是以錄影帶的年代,為他所受到的電影啟蒙致敬。
圖/華映娛樂提供
文/吳孟樵
影片可以倒帶,人生可以倒帶?生命序碼可以重組?
當爸媽與外公看完電影後,歡樂地騎車上公路,卻被陌生人一把搶走媽媽的項鍊,也因此造成車禍,個性勇敢的媽媽對抗不了這樣的災難,這個家瞬間少了女主人。當下還沒出生的嬰孩(希瓦),自此見不到媽媽,僅能以爸爸、爺爺轉述當時事件的方式還原狀態,遊走於拼貼自己的生命故事。
印度電影《跳痛先生》(The Man Feels No Pain)以希瓦自述的內容裡,每一個環節有真實性,也有假想性,趣味地描述他的成長過程,當然也少不了動聽的主題曲。
希瓦天生沒有痛感,即使受到再大的皮肉之傷,也毫無感覺。幼童時期外公帶他去看醫生,被診斷出患有「天生性痛不敏感症」(簡稱CIPS)。因為天生沒有痛覺,無法產生抵抗或防禦的生命訊號,容易遭致危險。因此,外公以各種技能訓練希瓦保護自己,包括即使不懂得「痛」的感覺,也得懂得遭到外力傷害時,至少學會說出「噢,好痛!」以防止被人多次攻擊。沒痛覺的人,得歷經長時期的訓練才能懂得「什麼叫做受傷」。
外公的教育方式很特別,不會過度保護希瓦,反而是教導希瓦認識身體構造,甚至允許希瓦以觀看電影錄影帶的方式學習武打招數,李小龍的電影當然是不可缺的影片。希瓦自童年起,時常戴著護目鏡,古靈精怪的個性與模樣十分可愛,與外公的感情最好。
長大後的希瓦是由具有金融學位、剛踏入影壇的阿希馬努.達西尼(Abhimanyu Dasani)飾演。他的腿飛踢得筆直,武打的姿態相當好看。由於希瓦愛看錄影帶,從錄影帶裡見識到只有一隻腳的空手道冠軍能以一己之力擊退百人。因緣際會,希瓦認識這位空手道冠軍,且以中文敬稱「師父」。當他返回童年居住地,巧遇童年時最能保護他的女孩蘇佩。
仿效李小龍的模樣
電影傾向於描述男性的世界:希瓦家三代男性(外公、爸爸、希瓦)在生活中相互扶持,爸爸對希瓦的教導與照顧方式與外公有很大的不同之處;空手道冠軍與雙胞胎哥哥彼此間有很大的嫌隙;蘇佩男友具有控制欲;希瓦因沒有痛覺,更敢於面對威脅的情境,奮不顧身地幫助他人,但他出門必得揹個水袋,時時提醒自己得喝水。罹患CIPS容易因缺水而昏厥。這樣的裝扮在電影裡成為獨特,甚至是很潮的造型。當他身穿紅衣,自認是「死侍」現身時,卻被誤認為忍者龜。遇到勁敵,脫掉上衣、出拳的招式都來自於仿效李小龍的帥勁模樣。
至於女性的描繪,是希瓦的媽媽不畏男性的威嚇;蘇佩是具有正義感的女孩,可以為陌生人出頭抵抗暴力,可以為了爸媽的生活而不顧自己內心的看法,所以才有蘇佩的媽媽在關鍵時刻鼓勵蘇佩勇敢追尋自己的未來。
以作品向偶像致敬
稍早期的印度片常與歷史或是悲劇愛情連結,動轍三四小時長長的劇情裡,讓觀眾跟著劇中人的喜怒悲歡輪轉,之後的印度片多了勵志題材,少不了的絕對是大量的動人歌舞以及華美亮麗的服飾。近期這部動作喜劇片《跳痛先生》片長一百三十四分鐘,是導演瓦桑.巴拉(Vasan Bala)有意以作品向香港電影致敬、也向他心中的偶像李小龍、成龍、周星馳致敬,更是以錄影帶的年代,為他所受到的電影啟蒙致敬。在這部電影裡,還可看出巴拉也喜愛黑澤明的作品。
大英雄在許多男孩的心裡多半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也幻想自己有改變世界的能力。於是,本片引用了十三世紀波斯神祕主義詩人魯米的詩句:「從此刻起,你不再是小人物,你會成為傳奇」,作為角色性格的型塑。
希瓦在失去媽媽的環境下,家中男性各有慢慢調適生活的方向,愛與陪伴是三代男性走過生活的要件。於此,觀眾可以另外找出魯米詩句,想想他那句名言:「不要悲傷,你失去的任何東西,都會以另一種形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