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年陽光高照的南台灣,是台灣西部平原的集中地,加上孕育自西側高山的眾多溪流灌溉,不但自古就是台灣的米倉,還擁有世界最大的蔬菜種子銀行;曾文溪口的廣大濕地,更吸引了半數以上世界珍稀的黑面琵鷺到此度冬。深藏在南台灣森林深處的紫蝶幽谷,則是世界唯二的越冬型蝴蝶谷之一。
深入大洋的台灣最南端,有拜黑潮之賜的世界第一鮪魚漁穫量,也擁有世界十大熱帶植物園之一;陸蟹棲息密度與前所未見的新種類,更成為國際陸蟹學者的研究天堂。以南台灣豐富的地形和魚類資源所打造的海洋生物博物館,不但兼具保育、學術研究功能,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水族生態館。
橫跨高屏溪的南二高橋樑西側斜張橋,是亞洲最長的不對稱單塔斜張橋,也彷彿屹立在台灣南端的小巨人,守護著南台灣。
雲林縣
八色鳥棲息數量亞洲最多
八色鳥是夏候鳥,在春、夏之交從南方飛來台灣繁殖。以往在台灣中、南部數量眾多,現在極為稀少,為保育類野生動物。
雲林縣林內鄉湖本村至少有二十對以上,可說是「台灣八色鳥的故鄉」。
昔日的遠東第一大橋
西螺大橋橋身橫跨濁水溪,南起自雲林縣西螺鎮,北止於彰化縣溪州鄉,全長一‧九三公里。過去曾經鋪設台糖的小火車軌道,橋面上火車與汽車並行。西螺大橋以鋼鐵作架,水泥作墩,在一九五三年落成時,是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
台南縣
世界最大的蔬菜種子銀行
善化因曾文溪的哺育,農產發達,並成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目前收集的蔬菜原生種子多達四千七百種。
黑面琵鷺數量最多的棲息地
目前全球黑面琵鷺總數約六百多隻,其中超過半數在曾文溪口度冬。
嘉義縣
東亞最高鐵路
於一九一二年全線開通的阿里山森林鐵路,集森林、高山、登山三大鐵道特色於一身,以千分之六二‧五公尺的爬升坡度、螺旋狀登山路線、之字形爬升為最大特色。
世界第一座回歸線紀念碑
位於水上鄉的北回歸線紀念碑,第一代地標立碑於一九○八年,是全世界第一座設立的標塔。歷經不同時期的修補,至今則是第五代與第六代並列,並規畫為「北回歸線太陽館」。
嘉義市
巴黎萬國博覽會的「台灣絕技」
葉王的交趾燒代表台灣參加一九三八年在巴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該年以「近代生活工藝與美術」為主題。而葉王交趾燒讓各國為之驚豔,被認為是「台灣絕技」。上
(轉載自《福爾摩沙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