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約有四成五的自殺死亡者生前曾清楚的向朋友或家人表達自殺意圖,但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調查,約有六成民眾誤解或忽視旁人透露的自殺意圖,自殺防治中心認為,若能從發覺可能自殺者做起,能有效杜絕自殺發生,因此自殺防治中心推廣「守門人」概念,國外實證,守門人策略可有效降低年自殺率百分之四十。
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江弘基表示,民眾仍對自殺防治存有迷思,近六成的民眾認為「自殺死亡者生前不會說出想自殺」;也有有近六成者同意「說出自己想自殺的人並非真的想死,只是在發洩而已」;更有近五成民眾認為自殺是個人的權利;還有二成民眾同意「自殺問題不能公開談論」。
李明濱主任指出,過去國內對自殺的汙名化讓國人對於自殺問題往往選擇避而不談,而一般民眾對於企圖自殺者缺乏了解與面對的能力,可能因此誤解或忽略了企圖自殺者所透露的求救訊息。另外根據國外調查,平均每一個自殺死亡者所影響的親友多達六人。
對此自殺防治中心推動自殺防治守門人策略,包括一問:辨認自殺高風險的指標。二應:對自殺高危險群做適當回應。三轉介:尋求適當資源協助或做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