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胎兒產前診斷腸面臨常等待時間長,或是發現胎兒有異常時,胎兒已經相當大,讓孕婦不忍選擇人工流產;而國內目前已有第一孕期胎兒異常篩檢奧斯卡(OSCAR)篩檢,由於在第一孕期就可篩檢,若發現胎兒異常,可及早做處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醫師林陳立表示,第一孕期胎兒異常篩檢奧斯卡檢驗需要在國際認證合格者操作超音波檢查,配合高效率的實驗室,能在一小時內完成機率評估,對機率較高者可再立即與諮詢醫師討論進一步侵入性檢查的適當時機,如絨毛取樣檢查,或羊膜腔穿刺檢查,配合細胞遺傳及分子生物檢驗即可在三天內得到確定診斷。
林陳立說,雖然利用超音波偵測胎兒頸部透明帶為篩檢染色體異常的最新利器,但掃描方法必須要有嚴格標準,才能準確估算胎兒異常風險值,而以往的生化檢驗因為需要累積一定數量檢體再操作,又需搭配運算軟體,使孕婦在抽血後常需數天到數周的等待。
北市立聯合醫院配合周產期醫學會推動「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實施與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相同之奧斯卡篩檢方法,亦即檢查當天立刻得到報告和諮詢,自去年三月迄今已有八百零五位孕婦接受此篩檢,確定是染色體異常的有七位,包括兩位唐氏症(多一條第二十一號染色體),三染色體十八(多一條第十八號染色體)有三位,兩位透納式症(少一條性染色體X),偵測率可達到百分之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