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岸裡國小校園裡一棵珍貴的羅漢松因病枯死,校方請校友指導師生,把樹幹製成文昌筆,讓老樹的生命重新復活,學生實際體會知福、愛物的可貴,感念世上的一草一木。
環保問題不能只靠環保人士聲嘶力竭的呼籲和奔走,人人都有義務執行生活環保。
愛護地球不是口號,而是必須從小有根深柢固的觀念和實踐,由老師和媽媽來擔任「環保尖兵」,是最適當的人選。
小學導師每天和學生相處的時間最長,除了灌輸正確的環保觀念和意識外,在學校活動中隨機教學,好的地方獎勵,錯誤的地方輔導糾正,效果立竿見影。
家裡購物次數最多的人是媽媽,所以由媽媽帶頭,減塑由她做起,進而影響周邊的人。
例如自備購物袋,要孩子幫忙買東西時,教他攜帶購物袋的習慣;購買食物自備容器,減少使用塑膠袋;徹底做好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少用塑膠製品,畫量選用可回收再利用的製品;配合推行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政策,共同達成減塑的目標。
吳芳枝(台中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