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挪威的森林

楊雅茜/中山醫學大學一年級 |2019.03.01
1722觀看次
字級
學測後,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日本行。六月初的霪雨霏霏,我們搭乘都電荒川線來到早稻田大學朝聖。圖/九桃

楊雅茜/中山醫學大學一年級

學測後,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日本行。六月初的霪雨霏霏,我們搭乘都電荒川線來到早稻田大學朝聖。「Kizuki, 就是這些傢伙確實拿到大學學分,走出社會,勤快的製造卑劣的社會。」《挪威的森林》,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書中某一章節,讓人深刻感受到一九六○年代學運正熾的大學校園、年輕世代對大環境的不滿情緒;漫步至書中的主角「我」和「綠」時常進出的戲劇博物館、吃午餐的餐廳……彷彿自己已經穿越時空,化身為這東京校園中的一名大一新鮮人,完全沉浸在《挪威的森林》的氛圍中。

《挪威的森林》描述男主人公渡邊、迷戀死亡的直子與肯定生命的綠,三個年輕人間矛盾青澀卻糾葛的戀情,除了如作者村上本人所述:「是一本激烈、寂靜、哀傷的愛情小說。」我認為其背後更多的是對生命意義與自我價值(認同)的探討。

書中的女主角直子與綠,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格類型,「綠」人如其名,活潑、開朗、堅強、率直、幽默,是個能夠帶來希望與快樂、讓人如沐春風的角色;反觀另一位女主角「直子」,因生命歷程中遭遇了親姐姐與情人自殺離世的夢魘,導致往後深陷悲觀主義與多愁善感的泥沼,始終覺得自己是個有所欠缺、不完整的人,選擇與世隔絕的生活,到阿美寮(山中療養院)去靜養,可惜最終仍難逃自我毀滅的悲劇。

「想要說什麼,每次也只能想到一些不對勁的用語。可是想修正時,就更混亂而變得更不對,搞不清楚自己最初到底想說什麼了……」《挪威的森林》。後代許多精神醫學專家認為,直子在這一書中展現出某些與眾不同的行為與感知,應該可算是青少年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的表徵。

我以為,綠與直子這兩個角色,同時也隱喻了你、我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都可能兼具入世與出世等不同的狀態,普羅大眾的心中其實都會同時住著光明溫暖的小天使與陰暗冷漠的小惡魔。人們會透過教育、社會規範、傳統文化、意識形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逐漸學習、發展出所謂合乎主流社會的言行、舉止,以利扮演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應勝任的不同角色,然而最終表現在外的樣貌為何?端賴個人的選擇不同而有所差異。誠如佛洛依德在「冰山理論」中說過:「人們的心理狀態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是潛意識。」其威力更是不容小覷,隨時都在伺機而動,等待人們意志薄弱時大舉反撲。

小說結局中,渡邊的人生似乎因為選擇了綠而獲得救贖,但讀者們別忘了對照本書開頭,當男主人翁在機場無意間聽見披頭四演唱〈挪威的森林〉(直子最愛的歌),心中依然會想起故人,感覺自己一片混亂,足見其苦悶的生命仍尚未找到出口,仍舊迷失於重重森林之中,一生不斷地尋尋覓覓。

我闔上書本,腦海中浮現的是歌手伍佰嘶吼吶喊的模樣,「那裡湖面總是澄清,那裡空氣充滿寧靜,雪白明月照在大地,藏著妳不願提起的秘密……」自國中時期初次閱讀這本書,及至高中、大學多次重溫,每每隨著年齡增長而有不同的領悟與感觸,或許,這正是村上春樹的創作魅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