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推動肝炎防治多年,但受限民眾篩檢意願不高等因素,澎湖、苗栗及雲嘉南高等縣市部分鄉鎮的C肝感染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五,遠高於全國平均的百分之四。
國中學歷、年近七旬的嚴姓牙科密醫,年輕時在台北向齒模師學習假牙製作技術,十八歲回到苗栗頭份開起沒招牌的牙醫診所,無照行醫,替人拔牙、製造假牙,一開就是五十年,以低價吸引鄉親上門。
早期台灣偏遠地區密醫橫行,部分藥局私下幫人「吊大筒」(打點滴),針具器械未能徹底進行清潔消毒,傳散肝炎病毒,形成不少C肝村、C肝部落。
行政院國家C型肝炎旗艦計畫辦公室將全國各地C肝盛行率風險層級劃分為零至七級,第七級為感染盛行率最高地區,其中就包括苗栗縣苑裡鎮。
苗栗縣立委徐志榮說,兒時生病時,都是當地「小醫師」(客家話)照顧鄉民的健康,即使至診所打針、吊點滴,護士不更換針頭,只用酒精消毒,肝炎病毒就這樣傳散開來。他成年後做健康檢查發現C肝抗體為陽性,顯示他也曾被感染,只是幸運自然痊癒,並未帶原。
除了苗栗苑裡,第七級感染盛行率最高的地區還包括台中市后里區、雲林縣元長鄉、嘉義縣義竹鄉與高雄市梓官鄉等地。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針對這五鄉鎮,有考慮降低B、C肝篩檢年齡,從目前的四十五歲降至四十歲,並提供補助,由專責個管師追蹤感染者,督促肝炎治療及用藥。
林莉茹表示,二○一一年開始成人預防保健項目增加BC肝篩檢,年滿四十五歲,就可享有終身一次免費篩檢,截至二○一七年為止,共有四十七點六萬人接受篩檢,B肝陽性率約百分之十六,C肝陽性率 百分之四點三,資料皆已登錄成冊。
在C肝辦公室的協助下,國健署去年於嘉義阿里山鄉、高雄桃源鄉、花蓮秀林鄉、花蓮卓溪鄉等原民部落地實施試辦計畫,將篩檢年紀下降。
如果試辦計畫成效良好,未來將考慮將第七級高風險鄉鎮也比照辦理,降低公費篩檢年齡。
此外,補助各鄉鎮人事費用,聘用個管師,協助感染者規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