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受損 失智最大因素

陳玲芳、李祖翔 |2019.02.27
1226觀看次
字級
聽損藝術家的有趣畫作,以媽祖、順風耳的圖搭配聽力宣導。圖/李祖翔

【記者陳玲芳、李祖翔台北報導】已被家人判定「失智」的七十五歲阿公,突然「迴光返照」反應靈敏,嚇壞長期照顧他的外勞,還有迷信的家人誤以為阿公被「附身」了!事實上,阿公的經驗一點也不「靈異」,阿公告別失智最大的關鍵是「助聽器」。阿公因故導致聽損,連孫子都心生誤會不理他,直到改善聽損後,人生終得蛻變。

對於平日的聽力保養之道,田輝勣傳授三大心法:避免過度噪音暴露、適當運動控制三高及減少攝取過氧化物(例如泡麵等食物)。近期同時處於流感季節與季節交替,更要小心耳鼻喉問題引起急性「突發性耳聾」,特別是老年人耳咽管逐漸退化、失去彈性打不開,造成中耳積水更易引發。也建議民眾,切勿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或戴耳機睡覺,避免導致慢性「突發性耳聾」。

近期許多耳鼻喉科醫師們一致強調,透過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證明:「聽力受損,才是導致失智的最大因素」。此外,三月三日是國際愛耳日,歌手艾怡良、十歲天才小畫家陳曦、聽損藝術家張為華等,都提供作品參加科林助聽器台北衡陽旗艦門市的「33愛耳畫聲音藝術聯展」,張為華更用三幅手繪說故事,以「不要受限你的障礙,想做的盡力去做都能實現」鼓勵聽損者活出自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