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無疑是史上最受歡迎的消費品之一,近10年來飛快發展,然而隨著消費者期盼耳目一新的新功能,加上幾個主要市場幾乎都已飽和,全球智慧手機銷售成長日漸趨緩。
圖/美聯社
智慧手機無疑是史上最受歡迎的消費品之一,近10年來飛快發展,然而隨著消費者期盼耳目一新的新功能,加上幾個主要市場幾乎都已飽和,全球智慧手機銷售成長日漸趨緩。
圖/美聯社
編譯/黃嘉洵
智慧手機無疑是史上最受歡迎的消費品之一,近10年來飛快發展,然而隨著消費者期盼耳目一新的新功能,加上幾個主要市場幾乎都已飽和,全球智慧手機銷售成長日漸趨緩。智慧手機的熱潮或許已過去,但智慧手機依然在全球經濟扮演要角。
手機產業如何演變至今?
蘋果並未發明手機,但2007年推出第1代支援網際網路的iPhone後,旋即刮起風潮並開啟現代手機的黃金年代。僅隔1年,安卓(Android)首款智慧手機接著亮相。根據國際研調機構IDC,2017年智慧手機市場首次萎縮2.5%,主因是中國大陸出貨量減少,估計2018年也會因為同樣因素萎縮0.2%。
帶動手機早期成長的因素是什麼?
技術革新和龐大消費人口。首款iPhone問世時,幾乎所有無線網路都可以支援一般簡訊。電信業邁向3G和4G行動網路,下載影片、應用程式(App)等更為快速。手機業者積極推陳出新,增加指紋辨識系統、升級鏡頭,推出高畫質和大螢幕、語音助理等更酷炫功能,吸引更多顧客。其他重要因素包括中國和印度等國家薪資水平上揚,意味著數百萬人口開始買得起新手機並首次能連線上網。
手機銷售為何陷入停滯?
手機銷售陷入停滯與大賣的因素可說是如出一轍。手機未再推出任何煥然一新的巨大突破,無法說服用戶換掉機齡僅1年且要價800美元的舊機,購入更昂貴的新機。此外,手機採用更佳的處理器及更大的記憶體容量,變得更耐用。若手機未推出吸睛的新功能,用戶大可從下載App升級功能。同時,智慧手機市場瀕臨飽和,和西方國家一樣,中國市場幾乎同樣人手一機。儘管仍有死忠果粉每年排隊等待新機發布,但大部分用戶仍習慣把手機用到壞掉為止。
手機產業的展望如何?
IDC預測,手機銷量將在2019年回升,但僅會以約3%的微幅增速到2022年。5G網路上路後預料能刺激買氣,因消費者正將目光瞄準能在數秒時間下載超大容量影片的新技術。
創新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成為催化劑,像三星將推出的摺疊式手機螢幕或是電池技術出現大躍進。目前AR和虛擬實境(VR)實際應用仍少,但隨著處理器升級,將能支援全新內容及功能。此外,智慧手機在印度、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的普及率低,這些地區占全球超過一半人口,隱藏無限商機。
手機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嗎?
不一定。手機製造商可以效仿個人電腦(PC)廠商,他們在筆電面臨銷售瓶頸時重新定位,讓新型筆電支援多款遊戲、採用多功能處理器或結合桌機的優點,再次殺出一條活路。手機業者也能跳脫框架思考如何提振業績。